关于权利机制

  • 普通人丧失权力的原因一是缺乏敏感度,只看眼前得失,在时机有利的时候仍然随便把控制权和定价权拱手让给外人。二是懒惰,这又涉及到精力和资源分配的问题了。
  • 权力的获取,要从不断思考实践“如何做不同的事,占据独特的生态位”开始。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别人的可替代性,本质都是一个长期积累耕耘的过程,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有些脏活累活开始没人愿意干,只有你愿意干,在干活的过程中悄悄的获得了各种资源的占用和支配,时间长了,如果运气好,做着做着就会发现自身竞争力越来越强,潜在竞争者进入和取代你的壁垒越来越高。在某个节点产生非线性突变,于是垄断地位自然涌现,就大权独揽了。
  • 公司内部 CEO 的竞争和浮现,本质是看谁掌握了公司价值链里面最重要的环节。
  • 有些实体靠控制某个传播或销售渠道来获得垄断地位,有些实体靠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获得垄断地位,有些实体靠一个维度的垄断地位一步步增加别的维度的垄断地位。
  • 很多公司并购的逻辑,本质不是看其孤立的收入和利润,而是看到其在增加传播渠道上的价值。比如 FedEx 收购 Kinko’s, Microsoft 收购 LinkedIn.
  • 要特别尊重那些在传播渠道和渠道成本上有垄断性优势的公司,即使他们暂时收入不高,一旦机会来了,很容易通过其渠道把新的产品或服务转换成利润。
  • 人们很难拒绝那些 “一开始看似利润很高,但之后回报迅速衰减,甚至成为一个财务和精神负担”的陷阱,在这种陷阱里自己的独立性和定价权不断悄悄萎缩,直到彻底成为强者的猎物。
  • 商业模式,本质是一种权力的游戏。但是和封闭社会的残酷零和游戏不一样,这种权力游戏可以是双赢的。就是说,某公司本来有一个产品服务,从一个客户增加到十个客户了,因为其边际成本低,可以降价,让客户和公司都受益。
  • 软件行业让别人无法竞争的方法,是培养大量自发的第三方应用,绑定到自身体系上,复杂度越来越高,这样用户根本无法切换到别的系统。这样自己的话语权自然越来越大,形成良性循环。微软依靠桌面操作系统,苹果依靠 appstore, 都是这样。(杀手级应用)
  • 在一个行业拥有垄断地位,盈利模式等价于收税一样的公司,好比行业的统治阶级。如果此行业还能高速增长,不断开辟出第二条,第三条增长曲线,那么长期持有此公司股票,其体验就好比“统治阶级的二次方三次方”. 这种机会对所有人均等,完全开放, 靠个人智力去发掘。也不需要旧社会里投机钻营者那么大的精神压力。
  • 统治阶级的游戏,至少按年,而不是“小时,天,星期”来计算。这个游戏短期内看似很枯燥,而且熊市时需要比较厚的家底才能熬过去。本钱细微,寻求刺激,希望马上出结果的人,最后都不自觉的,玩上了“流氓无产者”的游戏。(伟大的人物和事物,都经历腥风血雨般的挑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 缺乏对于市场权力架构的敏感和高度重视,过度关注眼前得失,LMWCZ 们往往非常努力,想获得统治阶级的利益,却最终收获胡惟庸和蓝玉的下场。

(时间对权利垄断来说是最大的价值,你相信一帮人,毫无保留地相信一帮人。今天特斯拉、英伟达是这个时代最不符合传统的DCF投资方式。)



关于特斯拉

我的一个投资法则就是:“如果三十年后的趋势很明显,就不要纠结短期的变化逆势而动”。

(三岁看老,这下好看三十年?)

今天太阳能板价格已经降到了一瓦特36美分。其价格的下降曲线,非常类似芯片业的摩尔法则,业界有一个总结,叫做 Swanson’s Law(斯万森法则),大意是随着太阳能铺设容量的增加,太阳能板的价格平均3-4年会下降一半。

没有路线图和时间表的预测就是意淫。

新型电车和传统车相比还有什么优势?

第一,强大体验。无需换挡,无迟滞,无噪音,四秒内加速从零到时速一百公里,非常流畅。

第二,无需换油,保养需求和成本大大降低。

第三,可以通过软件上网自动更新,不断给车主提供最新功能。这使特斯拉更像一个巨大的可以移动的 ipad

安全,不为人知。


为什么传统汽车厂商大多很快会倒闭?为什么电车比汽车优越?

1.电比油便宜很多。 一度电平均可以跑三英里,按照一度电十二美分的价格看,就是一英里四美分。汽车按照一加仑油三美元的价格开二十英里来算,就是一英里十五美分。 而且电价随着技术进步,还会继续下降。

2.电车性能比汽油车强。 电动车在效率和推力上比汽车有巨大内在优势。有数据显示对于电车,从能量到推力的转化效率高达90%,而汽油车的转化效率不到35%。电动马达在低速时就能产生强大的推力,所以电车完全不需要换挡。

3.维护费用大大低于汽车。(由于没有内燃机的许多零部件) 电车的内在构造比汽车简单,零部件也少很多。传统汽车的换油,火花塞,过滤器,传动液的更换等等对于电车统统没有。由于刹车时采用回馈制动 (regenerative braking),对刹车片的维护需求也大大降低。

要做电车,必须放手一撸到底,完全摒弃内燃机时代的过时设计。但是一些为了应付监管机构排放标准的厂商仍然半推半就,试图以油电混合的设计方式蒙混过关。



关于无人驾驶车

回顾过去四十年历史,无人驾驶汽车,将是个人电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新技术带来的又一个大平台的机会。如何提前在投资上战略布局,享受无人驾驶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福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笔者在这里分享几个要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这是一个每年经济效益接近万亿美元的超大平台级的机会。全球每一年因车祸死亡一百二十万人,约五千万人受伤。百分之九十的车祸系人为失误所致,有可能会因无人驾驶技术而避免。与O2O,P2P,B2C,B2VC等许多时下流行的商业模式相比,无人驾驶技术的逻辑更加简单有力。可能会有少数公司,在适当的价位投入,有十倍,几十倍, 甚至更高的回报。

2.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从实现到全面铺开,普及,这是一个跨越十几年的机会,不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如果宏观经济不好,股市低迷,恰恰可能是投资的好时机。利润属于那些耐心十几年坐等投资成长的长线投资者,而不是每天盯着屏幕关注价格短期波动的炒家。

3.只有长期深入体验过产品的人,才真正有发言权。很多人会有新兴产品有误解,有不同看法,有激烈争论,这非常正常。 唯一检验真理的有效手段是不断直接长时间地体验产品。当你的实地认知,和坐在电脑前的分析师的判断直接发生严重矛盾时,不可轻易被分析师的纸上谈兵迷惑。

4.无人车技术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曲折,会有一些厂商生产的自驾车发生稀奇古怪的车祸,上报纸头条,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 但是这些插曲无法阻挡这个行业进步的大趋势。”

5.这个行业会有疯狂的高估值的并购行为发生,仅仅因为估值看上去太高而却做空,非常危险。无人车将极大降低物流和交通费用,强迫所有相关产业链上的公司加快布局,否则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6.这里面会有很多人们意想不到的演变,会有意向不到的全新的商业模式。制造无人车的厂商和相关供应链的商家,如果不能利用技术占据某种内在的垄断优势,那就不一定会在价值链的最高端,不一定拥有最丰厚的利润。投得早不如投得巧。能最早发现潜在机会的,属于那些长期细心研究,在一线直接体验产品的人们。

汽车95%以上的时间是停着的,无法发挥作用,创造价值,这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最终,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会改变它。 同理,很多资产平时是孤立闲置的,完全没有发挥作用。资产拥有者无法获得可靠安全的收益,有支付能力和资金需求者无法获得低利息的资金来源。 最终,公开透明的区块链技术,将随着扩展性的提升,流动性的聚合,效率和安全的不断进步,而彻底改变它。



关于比特币

搞技术的人有个误区,就是大大低估“品牌共识”的力量, 而只是一味注重简单粗暴的技术参数。

举例了杭州西湖的名气比武汉东湖大无数,武汉黄鹤楼比东湖大无数,作者反思下来,要提升东湖的价值,重点不是硬件的建设,而是创造家喻户晓令人神往的诗词或传说故事, 但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刻意为之的事情。”

十年过去了,关于比特币的传说轶事还少吗?谜一般的中本聪,十万个币买披萨饼,多起黑客盗币或勒索事件,门头沟之倒闭,HODL等等。 它的故事如此之多,以至于所有人都想朝它身上蹭热点。

好的故事打动人心,仅此而已。

  王川宝典终于在近期读完了。

  《王川宝典》这一网络文字稿合集,我是从 E2M Research 的 Odyssey的分享中有幸得来,此前我并不知道。这一合集分为六大部分:财富、人际、健康、事业、输入、创作。在此次阅读的过程中,我如同之前阅读《芒格之道》一样将阅读笔记分成了三大独立的篇章《王川宝典——超级连接者》、《王川宝典——观念篇》、《王川宝典——投资篇》,这既是记录也是分享。原书的六大话题、疑问可谓贯穿人生始终,我浅薄地归纳为三大关系。

  与自我的关系:健康、事业

  与他人的关系:人际、创作

  与世界的关系:财富、输入

  而我认为这六大主题中,王川思考贯穿始终的就是四个字,信息和能量,我猜测和他学生阶段的学习的计算机是分不开的。我在阅读芒格之道中,体会到芒格的思想的确是大道至简,但我这个凡夫俗子真是阅历尚浅,不能窥得一二,也许再过几年我再读芒格之道会有所获。遇到王川的思考,我觉得可执行强,这些可执行行动指南我能运用到生活和行动中。

  比如芒格说:“我经常说,要找到优秀的伴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得配得上。同样的道理,要找到优秀的人共事,你自己首先要是一个优秀的人。" 而王川告诉你如何做,使用社交媒体、使用chtgpt、读历史、去写作做作品提高自己的流动性、去构建个人信息基础设施,这就是成为和找到优秀的人的可执行行动指南。

  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样,即使读到不少智慧,但依然不会用“剑”,是很苦恼的。牛顿发现并总结万有引力定律,但他本身不知道如何运用到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发明中的,没办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所以我希望我们不仅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还要“知其可执行的行动指南”。

  这就说我知道我可以做、能做,知道这个东西很重要,分辨出自己听的进去、可执行的智慧,而不是什么智慧全都要,有些智慧你还没达到一个解码、编码进脑子,并且执行它的层次。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还要知其可执行的行动指南”,共勉。

  声明:我要说明这些摘抄全部来自我对《王川宝典》非常个人化的整合、压缩,不代表王川,不代表任何人,只做学习王川思考之所用。这篇万字长文,如和原书有任何引用差池的地方,都是我本人编辑的问题,与其他人无关。建议电脑阅读,enjoy。



前言

关于王川

  独立投资人,现居美国硅谷。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87 级,罗切斯特大学材料学硕士,乔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硕士。自 2015 年起在互联网上通过微信公众号 investguru 发布上百篇财经科技内容的原创文章,并在微博“硅谷王川”和推特@Svwang1 上获得百万关注。(引用自王川宝典)

  同时说明原书没有这样的分类,比如原书谈到“如何做一个超级连接者“列举了 15 条建议如下:

1/ 和外界建立广泛和有价值的关系,是事业成功的超级助推器。但连接绝不是到处发名片,微信或 LinkedIn 加好友。要建立有效的连接,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

2/ 自知之明的最重要一点是不要以己度人。这包括多个方面,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不能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不能以穷人的消费价值观来揣测富人,反之亦然。不能以男性的视角价值观和女性沟通,反之亦然。

3/ 人的本性是习惯性从自己的角度和价值观看问题,很少主动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的需要。许多让你困惑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其实换个角度,从别人的视角看,非常简单明白不过。但如果不能够跨过这个坎,学会从对方视角理解问题,完全沉浸在自己大脑臆想的泡沫里,就会犯各种低级错误。

4/ 大部分做销售的人,一开始都没有自知之明,想问题完全不是从听众角度来思考。这表现在上来就不断介绍吹嘘自己,用自己的语境来表达,而完全不去聆听理解听众的要求,不去思考自己是否真正能够解决别人的问题。

5/ 另外一个例子是,很多人完全没有任何自我介绍,就去要求不熟悉的人引荐工作,介绍资源,寻求投资,完全是自说自话。别人凭什么要这么做啊?

6/ 这种做法可以叫做“阿 Q 跪拜吴妈式”:大约在公元一九一零年前后的某一天,阿 Q 唐突地跪在吴妈面前,自说自话地表白,“吴妈,我想要和你困觉!”。我们都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7/ 这种低级的连接方式,如果不彻底改正,效果差,效率低,只是自欺欺人。

8/ 没有经验的年轻人犯这种低级错误可以理解。关键是有错就改。但如果工作十几年了,还是这样不长进,就很可笑了。

9/ 要改进,第一, 要谋求长期的互惠合作关系。如果你内心只是想做一锤子买卖,而对对方的利益诉求并不真正关心,大家都不是傻子,马上就可以感觉到,对你的要求也就只是随便敷衍。一锤子买卖的效率,长期看是非常低的。而长期合作积累出来的名声和信任,可以极大压低商业成本。

10/ 第二,平时要多积点善缘。有好的东西,要主动去分享。人性的 reciprocity (回馈的生物本能) 是极为强大的。如果你主动释放善意,给别人以帮助,那么有心人都会本能地给你更大的回馈。当然,这个也要看对象。说话听声,如果别人没兴趣反应冷淡,就不必那么积极。

11/ 第三,花更多时间寻找和你可以互补合作的伙伴,这样你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大部分人的错误是浪费大量时间在没有资源互补关系的人身上,并且因此扭曲了自己的天性,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事。

12/ 第四,在和外界的连接过程中,不断探索“邻近可能性”,拓深拓广自己的实力,这样自身才有更多机会和外界产生增益互补 (synergistic) 的关系,并形成良性循环。

13/ 第五,要设置边界,知道何时说“不”,不能让外人随意影响你的时间和行为计划。

14/ 第六,要多和那些自身有着高质量连接,并且乐于助人的人连接。把时间集中在最靠谱的 1%身上,可以更容易地把自己也变成这样的人。

15/ 普通人,无法理解有着大量的,多维度连接的超级连接者,为什么做事会如此容易。但这需要时间培养,没有捷径。只关心短期结果,不思考构建长期体系的人,他们永远努力奔跑在去解救下一个燃眉之急的道路上。

  这篇超级连接者篇就是把关于超级连接者细节的东西结构化存储,以我的方式,注意只有括号内是我的阅读笔记。

​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感谢 Odyssey、王川、感谢互联网先驱们。



为什么要做超级连接者

  我认为首先来自财富的观念,在王川观念篇中有介绍,这里再提一下,我认为的为什么要做超级连接者?

  1️⃣ 任何无法指数增长的事业,很容易成为时间和精力的泥潭,有机会一定要立刻逃离。

  2️⃣ 财富的迁移往往是看不见的,突然的跃迁。随时准备抛弃过去,跃迁到能量和信息效率更高的系统上。

  3️⃣ 财富总是流向更高级的一对多的技术。

  4️⃣ 最大的财富是闲暇时间,对闲暇时间的最大杀手是一对一的交流,给一个老板打工,或者做一次只能卖给一个客户的定制服务。

  5️⃣ 人为什么会卡在一个没有增长前途的方向里? 很大原因是缺乏对外自由连接和自由贸易的基础设施。

(做超级连接者是效率的跃迁)



如何做一个超级连接者

关注最优秀的信息源

  我们对于自我的感知,依赖于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很多方面,我们只有在想其他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我们的自我觉知中包含其他人,所以他们的选择,也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Kelly McGonigal

  从这个角度看,关注各种社交媒体上各行各业的最优秀的信息源,还有大量阅读各种优秀的书籍,是建立高质量关系,做出高质量选择,而无需消耗个人自控力的有效方法。

  反过来,一定要第一时间远离那些充满戾气,爱抱怨,错把短视任性当成有个性的 SB。

  人的愚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原始第一手的信息,因此潜意识里被诱导形成各种错误可笑的思维模型。不断追求各种原始第一手信息,是思维脱贫和物质脱贫的最有效有力的方式。

  另外就是要学会和“以前幼稚愚蠢的自己”和解。人性会因为自己以前犯过愚蠢的错误,产生负罪感耻辱感,因为想要逃避这种负面感觉,而对过去的错误采取自我麻醉和躲避的鸵鸟态度,这样丧失自控力,无法进步。这种情况每个人都有,程度不一样,关键是要学会与它和解,向前看。

  (所以我认为人生你要放过自己,向前看,不是一直补短板,而是不断找到长板,不断强化长板。)



  寻找信息的“全局最优”

**  社交媒体的发达,让普通人从电脑旁就可以直接逼近很多行业的全局最优 (global optimum) 之点,直接获取很多细致和微妙的的行业信息,这是史无前例的。**任何人不充分利用这些“全局最优”的信息渠道,都会置自身于竞争劣势地位。只有接近“全局最优”的信息渠道,才能给自己提供接近“全局最优”的认知和选择,才能谈得上接近“全局最优”的自由。以前有信息不对称优势的人,现在发表任何观点,很容易被迅速证实或证伪。一旦被证实唱的是空城计,很快就像泄气的皮球一样,丧失权威和支持。



论 1% 和 99%

  1/一个贴上同一个标签的群体内,顶尖的 1%和其余的 99%,是特性完全不同的个体。二者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差距胜过艾滋病和艾滋海默症的分别。

  2/ 一个群体的宏观特性,往往是由顶尖的 1%所决定。顶尖的 1%, 会在群体内外自动地被广泛宣传,比如优秀的个人/成功投资退出的项目,等等。

  3/ 但观察者可能会产生错觉,爱屋及乌,把群体的其他 99%和顶尖的 1%混淆起来。每个本属于 99%的创业者都觉得自己是下一个脸书,谷歌,阿里,腾讯 等等。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深深的沮丧。

  4/ 群体内平庸的 99%会依靠群体顶尖的 1%的人带来的光环,利用群体的标签,到外面骗吃骗喝骗炮,闹出不少黑色幽默的故事。

  5/ 第二个错觉是,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某个群体内的顶尖的 1%, 可能是特点完全不同的个体。顶尖的 1%之所以顶尖,个人努力固然重要,时运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6/ 群体的标签包括某个学校的校友,某个公司/机构的前员工,某个新兴火爆的行业等等。这些标签在某些场景下,有一定指导和筛选的作用。但是如果不花时间透过现象寻找本质,很难抓住真正的 1%,而会把时间精力浪费在各种 99%的平庸的事物上。

  7/ 很多观察者因为接触的都是那平庸的 99%, 希望而来失望而归,因此很自然地得出简单粗暴的结论:“某某标签的人/公司都是傻子,骗子,等等“。但真相远比这复杂得多。

  8/ 人生的一大悲剧,是 99%的人拿冒尖的 1%的人的似是而非的,部分靠运气的经验和轨迹,(而不是结合个人的特点)指导自己的行动计划,结果往往邯郸学步,弄了个四不像。”

  9/ 人生的第二大悲剧,由于不同的经历和体验,接触到某个群体顶尖的 1%的观察者,和其余 99%的观察者,对这个群体会有截然不同的结论,然后会为此吵个不停。其实他们只是看到同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而已。因为过去片面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而对此群体狂热地看好,或者嫉恶如仇般地坚定看空,都是同样幼稚可笑的。

  10/ **真的猛士,不为简单的标签所蛊惑,不试图提前预判顶尖的 1% ,歌舞升平时不得意忘形,哀鸿遍野时仍看到希望所在。**然而群体的情绪又常常为庸人主导,以粗暴的逻辑,和情绪化的宣泄,来洗涤自己的无知,重复演绎出各种人间悲喜剧。

  (如果不认识到自己是那 99%或是 1%,那将是更深的沮丧,如果不结合自己的 99%或 1%,也是深深的沮丧。既然最好的东西由群体的 1%所定义,那为什么我还是克制不住在 99%中找呢?因为我没有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深深辜负了高水平的事物。另外 1%的优秀信息源,你可以追随他们)



做一对多的交流,提高自身的流动性

尽量增加自己一对多的交流和互动

  提高效率,减轻负担的一个关键是:

  • 不断削减,谢绝一对一的交流和互动
  • 尽量增加一对多的交流和互动

  一对一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对方的某种特殊情况和问题,需要去理解和解决,这样一下子原来非常流畅的节奏就会被突然终止卡住了,造成无数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一对多的时候,不会因为外界任何个体的问题被卡住,总是有更好的选择可以绕过去,效率和节奏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切记切记。

  写文章和制作录像是比现场演讲更高级的一对多,写程序被反复调用又是比写文章更高级的一对多,制订 API 又是写程序中更高级的一对多。

**  最大的财富是闲暇时间,对闲暇时间的最大杀手是一对一的交流,给一个老板打工,或者做一次只能卖给一个客户的定制服务。**财富总是流向更高级的一对多的技术。

  把自己的思考心得,通过写作公开发表出去,就是一种高效的分享方式。

  人们脑子里对各类问题的看法往往是片面的,感性的,细节不够清晰,观点实际上也不鲜明的。写下来,是自我思考,自省,把模糊的东西细化,把问题的主次梳理清楚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颇花一点时间,但是如果不花这个时间,就是胡喷一下,打打嘴炮过瘾,实际上是浪费更多无谓的时间。

  (今年懂了,彻底懂了,如果让我用另一个视角解读的话,世界上的注意力一半消耗在互联网,这里就是流动性最大的市场,没有之一。想要效率,这里效率也是最高的。)

  (使用互联网的杠杆,更加能提高我们连接弱关系的机会,向高效率跃阶。我以前是出于“沉浸在”自己的背景和自恋中,其实最后发现没有几个人真正在乎你,每个人很忙的。)



利用社交媒体

  一,不浪费一秒钟时间和知识结构相差太大的人去解释/讨论。你没有义务也没有这个精力。对任何不友好评论,迅速拉黑。

  二,通过公开展示你的思考,来寻找在知识结构,兴趣或技能上,可能与你产生互补作用,或者 1 + 1 > 2 的效应的朋友。公开展示长期留存的文字记录,效率最高。

  三,分享思考时,一定要遵循自己求知求真的兴趣去摸索,而不是违背自己内心去迎合外人。有长期价值的兴趣不是吃喝嫖赌吹拉弹唱这些表面的东西,而是: 某个东西真实底层运作机制是什么? 为什么某人“会在这件事上胜出? 为什么某人屡屡失败却还是不断重复错误? 为什么某个系统可以产生结构性优势?

  四,成年人只能被筛选,不能被改变。虚拟世界可以接触到的人数至少比物理世界高四到五个数量级,筛选效率也要高至少几百倍,高下立见。

  用指数基金管理的方法利用社交媒体1/ 社交媒体号,追踪的数目不必太多,上限是 600, 对标 S&P 600 smallcap index (标普小盘股 600 指数)。超过这个数目,很难带来实质信息价值。可能减少到 400 也行,对标 S&P 400 midcap index (标普中型股 400 指數)。

  多了后会形成一种“精神上的糖尿病”,就是对严肃重要的东西渐渐缺乏能力去深入研究和剖析,沉溺于情绪的发泄或精神甜食无法自拔,无时无刻不需要吸收精神上的垃圾食品,否则就会迅速陷入枯燥无聊甚至抑郁的状态。


  (我曾经看到 Marc Andersen 追踪两千个账号,觉得应该将信息扩大,现在已经证实我没有时间管理)


  4/ 是否追踪某一个号,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号输出的信息流,是不是可以让我最有效地实时追踪变化的世界的真相,并因此而受益?如果是,就加。这是唯一标准,而不是个人好恶。

  5/ 宣泄情绪的意淫无助于个人成长,而如果能够不断真正成长就完全无需意淫。

  6/ 如果一个号很久没更新,或者其输出信息流的价值明显不如同一个领域的另外一个人,应果断取关,而去关注信息价值更大的一个人。

  7/信息价值的一个判断标准,在于它减少你对世界的模糊理解的不确定性,让你对真相看得越来越清楚。

  8/寻找关注新号的方法,一是看你关注的人有关注什么别的人,二是搜索某个你感兴趣的具体话题。  



提高自身流动性

  世界最终是靠流动性连接成一个共同体的。流动性越高,交易摩擦和迟滞越低的系统会自然而然地集聚整合而成为一个共同体。

  整合是个双赢的过程,在这个共同体内任何人花钱和赚钱的效率都是最高的。这个整合越发和物理距离没有关系。你和邻居近在咫尺,但是如果缺乏共同语言和互补的需求,那就不可避免地老死不相往来。

  就像更多人慢慢更愿意在亚马逊上购物,也不愿到附近小店买东西,因为选择更多,购买更方便简单,更快,品质服务更有保障,等等。**不要小瞧流动性的创新。它通过标准化的合约,把更多个人和经济体吸入到这个共同体内,大家分摊费用和风险,共同提高效率。**虽然这个创新的发展过程中会有各种骗局和曲折,但整体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投资的一个视角,是掌握世界上流动性最高的系统内的最稀缺的资源。

  流动性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从个体角度而言,信赖你的人有多少,你的流动性就有多高。而这个数目超过某个临界点,就会形成品牌效应,流动性产生指数级的跃迁。就像张大千的画作,和无名画家的画作,即使看起来一样,但流动性完全不一样。

  流动性高的世界,常会出现一些看似不符合逻辑的荒唐现象。比如已经宣布破产的赫兹租车公司,股价从五月底的五毛钱涨到六月八号的五块五。既然流动性这么热情,就不要辜负大家的好意,于是赫兹公司决定成人之美,宣布要再发行两点五亿新股。宁要流动性高的草,不要没有流动性的苗,诚不我欺也。

  普通人乞求在他人制造的流动性体系中分一杯羹,这是个拥挤而越发困难的游戏。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自己创造新的流动性的无限可能。

  流动性本质是更安全,更便宜,更快,规模更大的对外连接管道。流动性网络越大,才能更科学高效地定位自身角色。流动性网络越小,则自然而悲催地成为井底之蛙。



(一对多的技术都在提高自身流动性,所以使用社交媒体是在使用流动性。)



同学同乡同事不如同道

  同学同乡同事这些概念,以后都会式微,让步于同道。同学同乡同事圈子,规模太小,几百个上千个撑死了,大部分最后渐行渐远。同道者,在全球化的世界,可以大很多。而且随着你自己的兴趣能力的变化,寻找新的同道者越来越容易。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前,只有中心化的系统才能实现超大规模,而大规模的系统一般会碾压小规模的系统。但区块链系统有潜力在规模上超越所有中心化系统。

  (这就回到了超级连接者用一对多的技术,呈现作品,在给自己创作流动性,寻找同道中人。)



构建个人的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输入

  强大信息基础设施,造就全面信息优势,才能支持深度思考,才能指导有效的行动。

  如果把赚钱当成砍柴,那么建造“低成本获得高质量信息”的系统就好比磨刀。砍柴者众,利刃寡。磨刀永远不误砍柴工。

  大脑对世界的思想模型,其基础是建立在外界信息输入管道的,是会自动自圆其说的,是会顽固抗拒任何其它(建立在更广泛信息输入渠道的)解读的,是不可理喻的,是见了棺材也不落泪的。

  因为媒体渲染的各种非常稀有的事情,比如杀人放火,车祸,各种灾害,中彩票,而被误导以为这是生活常态,长期处于过度担忧或幻想暴富等极端情绪之中,也是精神病态的一种体现。

发现“特立独行的正确的”投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就是发掘寻找,因为信息输入渠道的偏狭而表现出来的强大  的群体精神病现象,和它带来的机会。当思维模型固化时,人性会拒绝来自模型外的信息输入,机会就在面前也会被自动过滤。前提是,你必须清楚知道你掌握了什么被大众顽固拒绝理解的信息。

  低质量信息渠道,虚假信息,和信息传输的内在偏见性,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1/ 智能来自信息的整合。

  2/ 不同维度,角度,地区的信息综合起来,才能科学决策。


  (换句话,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恰恰在于找到主要矛盾)


  3/ 不能整合的坏处:一知半解,断章取义,井底之蛙,错误的思维模型,个人僵尸化。

  4/ 现实中各类谎言,假信息,断章取义,有意无意的欺骗误导无处不在。

  6/ 普通人很难低成本的验证信息真伪。

  7/ 个体偏见普遍存在,每个人学习生活经历不同,思维模型不同,会自动忽略掉自己不感兴趣或者不理解的东西。

  8/ 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你都不知道那些因为无知而错过的信息。(You do not know what you do not know!)

  9/ 推特,微博,脸书,谷歌,维基百科,油管,Reddit 这些开放社交媒体平台提供大量免费的,多维度,细颗粒的信息输入,可以低成本交叉验证信息真实度。


  (同时要小心信息流沙)


  11/ 个体从未如此强大。

  12/ 通过自媒体持续发表文字或视频作品,可以在开放世界找到更多同道。

  13/ 受众巨大的自媒体人可以获得很多细微反馈,信息成本和纠错成本极低。

  15/ 强大信息基础设施,造就全面信息优势,才能支持深度思考,才能指导有效的行动。

  16/ 积极进取的行动,不等同于有效的行动。(Aggressive action is not equal to effective action.)

  18/ George Soros: "When you are making money, you are not busy; If you work furiously, you would be furious at your results. " (乔治·索罗斯:“当你在赚钱时,你并不忙碌;如果你拼命工作,你会对自己的结果感到愤怒。”)



论信息和整合

  1/ 知道得越多,就感叹为什么不早花时间去知道更多,而是像无头苍蝇一样被各种噪音和假象干扰误导, 浪费大量精力去盲动。

  2/ 有一点毋庸置疑,所有人都无法知道客观世界的全部真相。

  3/ 我们以为自己看到了全部的真相,但往往是一百个变量只看到十个,十个里面可能还有五个是错误或虚假信号,然后我们就把这十个输入和最后的输出建立起因果逻辑和世界观,很长时间深信不疑,直到有一天被现实无情粉碎。进化就是一个认知水平脆弱的系统被不断淘汰的过程。

  4/ 很多因果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幻觉,这在局部时空内是一种有用的幻觉,但需要知道有用和无用之间的边界。

  5/ 有些重要的信息,被部分玩家刻意隐藏或夸大,这样他们可以保持较为长期的竞争优势。这一块,普通人很难建立自身的优势,所以必须承认和意识到自身感知力的边界和局限。

  6/ 有些情况下,真相非常复杂而且变化很快,没有任何人可以看清全局,大家都有各自的理论去解释。这属于开放的复杂系统的范畴。这个领域,普通人有可能通过在局部直接观察到的信息,慢慢建立起对于大众的信息优势, 甚至相对于那些自以为有信息优势的老玩家。因为老玩家的信息优势,在新环境内可能完全无关紧要。\

  7/ 在缺乏较大信息感知优势之前,拼命为某个具体目标而工作,认为这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这可能是短视和愚蠢的。你以前所重视的某个目标,在新环境下可能毫无用处。

  9/ 敬畏来自于承认自身必定存在感知盲区,因此要不断学习提高;憧憬来自于有了正确的方法论和框架,相对于其他还在梦游的玩家,结构性的优势会越来越大。

  10/ 网络时代,获取筛选知识精华的成本低,时间延迟几乎为零;但是靠自身实践,在各种碰壁之后再去提炼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则成本极高极缓慢。不是说贬低实践,而是说应该先尽量低成本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让自己的选择增加好多倍,以更好地指导实践,这样根本不会浪费时间在噪音和假信号上了。

  11/ 必须要不断主动寻求新的有价值的信息,不断调整丰富大脑的思维模型,以适应感知到的真相。

  12/ 什么样的信息最有价值?一种信息,可以帮你从新的角度来核实现有信息的真实性,及早识破虚假夸大的信息;另外一种信息,是给你对于能源/财富的寻觅,提供一条全新的替代的通路。

  13/ 提高自身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最好的投资,比物理世界很多投资要高效得多。一块钱换来的有效信息,让你识别真相,增加选择,可能避免犯下一百块钱甚至一千块, 一万块的错误。即使 99%的信息最后无用,只要 1%有用,就值了。

  14/ 一个理性人,对于信息知识的持续投入,应当永远超过吃喝玩乐的花费。

  15/ 低成本获取高价值的信息,以创造更多选择权;有更多选择权,就更有时间和资源去建设自身的信息获取和整合的能力,从而增加更多选择;有了更多选择,才发现可以不做那些原来以为必须要做的事;看似无所事事,但背后决策机制,常人并不知晓。

  16/ 其实生命并没有特定的目标和意义。只是地球上慢慢地自发地涌现出一种系统,对外界建立起强大的感知力,并把感知到的信息高效整合起来,从外界吸收和耗散能量,然后不断繁衍进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感知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循环往复。这个系统的信息整合复杂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自我意识”,然后这些有自我意识的人就会有时间去讨论人生的意义。 (自我意识的信息整合理论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最早由威斯康辛大学学者 Giulio Tononi 2004 年提出。)”


  (人生全部的,最大的意义,我觉得如同王小波说的:“但是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


  17/ 老年痴呆的本质是大脑记忆能力的缺失,同时大脑神经元之间信息传输速度变慢。精神病可以看成是大脑整合信息能力的错乱,神经网络跌入了某种系统性陷阱 (systematic trap) 而无法自拔。

  18/ 信息整合度低的系统,接受到外界信息输入时,要么只在局部有反应而未传播到系统的整体 (缺乏整合);要么整体的反应非常刻板单一,缺乏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性(缺乏信息量)。

  19/ 没有强大的感知力,记忆力和整合外界信息的能力,只想埋头赚钱,本质上像精神病人或痴呆者在健身房里使劲撸铁。



知识越丰富的人,反而好奇心更强

  好奇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知识差距” (knowledge gap) 导致的痛感对人的驱动力,但这个差距不能太大。当我们感觉只要再获得一点点知识,就可以解开心中的一个谜团的时候,就会有很大驱动力去继续钻研,把问题弄清楚。

  这里反直觉的一点是,知识越丰富的人,反而好奇心更强。因为他会发现更多“他不完全懂,但是稍微努力一点,就可以彻底弄懂”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知识越丰富 - 越好奇 - 知识更加丰富”的良性循环。而知识贫乏的人,他并没有意识到很多他不懂的知识的存在,同时要填补的东西太多,所以很难形成足够的填补知识差距的内生的动力。

  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可能把一些原来分割隔离,看似不相干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发现新的不为人知的机会。

能人的回报,在低维度世界里,可以预测,存在上限。天才的回报,在高维度的世界里,无法预测,无法想象,  没有上限。

  人生可以看成是不断在做“全局优化”,但是你需要花 90%的时间去不断收集信息,不断确认,你是在做真正的“全局优化”。

  高价值信息的最大价值,在于在第一时间把你从长期无效的“局部优化”中拉回来,立刻停止无效行动,回到“全局优化”的轨道上。



用写作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


   如果自己对某件事有看法,把它写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列出支持自己的证据。写出来的东西和自己胡思乱想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第二点很重要,自己要从反方的角度来看,假设自己是个反对者,写出反对自己观点的证据。支持和反对自己的证据要尽可能定量化,这样可以明确哪些因素是重要的,哪些是微不足道的。写出的东西要尽量在微信,微博,推特等渠道公开发表,看看外人有什么不同角度的批评意见,帮你指出你的逻辑漏洞,这样可以避免自己陷入自己的泡沫里而不自知。


  (公开不代表有纠错,不公开一定没有纠错机制)


  自下而上的写作

  1/ 对于一个真正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的人,做事本身自带动力。

  2/ 写文章时收获最大的实际上是作者自己,作者对问题的理解深度,远超普通读者想象。也远超作者自己起初的想象。

  3/ 把重要问题理解透了,自然会在投资或别的事情上获得不菲的回报

  4/ 所以没有套现压力,不容易被分散注意力。

  5/ 套现压力越小,创作的自发兴趣越大,更深度,最终会吸引一些有类似兴趣和理念的同道,形成社区。

  6/ 社区人数和质量越高,会系统性地把自己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7/ 最终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有更多新的发现,把以前担心关注的问题一个个变成伪命题。


  (有人说有时候做播客其实在梳理生活,我想说写作其实也在梳理生活)



拥有自己的作品

  个体连接的密度,交易成本超过临界点后,给单个公司打工的组织形态,将会因为效率不高而慢慢式微。


(你就是流动性的稀缺品)


  只要用心学习和创作,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几万真实的粉丝,远比什么名校的校友网络有价值。如果说现在人们还在追逐名校,主要是因为品牌的光环和校友网络的话,这个品牌光环和校友网络将最终无法抵挡日益蓬勃的全球化的社交网络。

  来自推特的 shaneAParrish:“外行人会分析自己的短处然后试图改进提高。行家会专注自己的长处,然后去寻找那些在自己的弱项上很强的人。” 互联网使个人外包的选择越来越多。

  如果从更长远的历史视角看,按照未来学家 Ray Kurzweil 的话说, 摩尔定律只是几百年来,人类的计算技术,从算盘,到手摇机械计算机,到继电器,到真空管,晶体管,进而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演变,在过去五十年的自然体现。

  用摩尔定律的机制把自己武装起来,就必须要有原创的属于自己的作品产品,并且可以分发到很多客户手上。普通打工者相当于只有一个客户,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产品,没有能力把自己的创造分发给多个客户,这个道理无法运用。

  对于个人而言,要把摩尔定律的机制用于自身的发展,就需要尽量做有这么几个特征的工作:制作成本低,边际成本低,分发成本低, 通用性高,有长期价值。

  关于制作成本,比如说如果二十年前要做视频,买一个摄像机就要接近一千美元,还只能录到磁带上,转成数字化文件非常麻烦。宽带不普及,很难通过互联网分发。今天做视频,硬件成本摄像机和麦克风都在一百美元以下,非常专业的录像编辑软件一个月只要二十美元,成本是非常低的。边际成本和分发成本基本为零。如果是写软件,不用搭自己的服务器,直接租用亚马逊云服务,还有免费试用期。

  通用性高,就是你的产品服务能够潜在让很多人受益,而不是为了某个单独客户的非常小众的定制化需求。这里面最大的坑,就是很多定制化的工作来钱快,所以很多人为了赚这点小钱,就把自己宝贵的时间精力浪费消磨在上面了, 就永远迈不出利用摩尔定律发展自己事业的这条路。

  有长期价值,就是要避免那些时效性比较高的工作,比如做新闻工作的人,天天追逐一些当下热点,但过了几个月早就没有人追那些时事了。网红天天直播带货,虽然可以卖点钱,但是每天仍然要出台,他做的工作不能多年后仍然被反复引用。

  摩尔定律的特点,在于指数增长。指数增长在认知上的最大盲点,就是它的最大收获期在增长曲线的末端。荷塘上的荷叶,每天面积翻一倍,生长三十天就长满荷塘。但是一直到第二十七天, 他还只覆盖池塘的八分之一,还不是很显眼。你如果没有坚持到最后第三十天,你的收获差异会很大。这和我们干一天活拿一天钱的直觉,差别很大。

  以 Netflix 为例,(2009 年十月)之前十二个月的付费用户增长两千八百万。而它从 1997 年到 2011 年花了十四年才获得两千三百万付费订户。Youtube 2006 年成立,它 2016 年一年用户上传的视频时间长度的总量,超过之前十一年的总和。然后 2017 年到 2018 年,又在这个基础上翻了一番,用户生态,广告生态很快就繁荣起来了。

  所以如果你的产品作品如果能够有这种指数增长的潜质的话,即使现在每个月只挣一块钱,价值也胜过现在每个月挣一百块但是不具有扩展性无法增长的业务。

  要对产品的功能,市场的推广,不断做微调,以顺应增长的趋势。不能说一根筋只做一个方向的东西,比如说摩尔定律是晶体管密度每 18 个月到 24 个月翻一番,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就是通过晶体管小型化,提高 CPU 的时钟速度实现。后来 CPU 速度到 2002 年底就到头了,再快就会出现过热问题。后来设计方向改为增加芯片内置的缓存 cache 的容量,增加系统并行度,走三维路线,等等,来增加芯片的计算能力。未来芯片即使物理上的小型化路线走到尽头了,只要有办法让单位成本的计算能力,每十八个月翻一番,摩尔定律的路线仍然可以继续发展下去。

   以此为启发:如果你的产品在某个平台市场增长饱和了,就要争取朝别的更大的平台推广。或者朝别的维度,增加新的功能内容以适应新的市场增长方向。

   对于个人而言,这种微调的能力是基于制作成本低,和分发成本低的基础的。如果制作成本高,分发成本高,你是没有本钱做这种方向调整的。



不要跟风创作

  如果你从第一性原理去创作真实的,有深度,有价值的作品,那么你自己会不断有内在的动力去坚持驱动,心情愉快,每天都对未来非常憧憬。

​   尽管会有很长时间不为所有人理解,但迟早会吸引一批和你价值观接近的受众和伙伴,并能实现真正的有机的复合的增长。


  (价值这个衡量,也需要认知做支撑,你怎么判断自己的做的是有价值的?我认为同样需要试错。但不跟风,已经在有价值的路上的第一步了)


  如果你只想跟风,在地下室里粗制滥造一些宣泄情绪骗点击率的爽文,或者搞一些捞一把就跑的骗人的项目,一方面你无法欺骗内心真实的自我,另一方面你很快就会遇到真实的无法逾越的瓶颈,然后掉到坑里很长时间出不来。

  李小龙,乔布斯,马斯克这些人,都是属于对于自己领域的技术的探索和发扬光大,非常执着和沉迷的大师。所以他们可以把所在领域的水平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财富只是顺带的结果而已。

  以钱为目的,而不享受艺术或技术摸索过程本身的人,反而在财富积累上走不远。

  真正的艺术家和创作者,为兴趣和自由而创作,而不是去迎合讨好某个特定目标受众。违背内心去讨好外人是无法持久的,而且对方很容易可以感觉到,并因此对你的态度转为轻蔑。伟大的艺术家和创作者,永远是潮流的领先者,而不是外人支配的做题家。



过滤噪音和信息

  不是你自己明白的东西,对你根本没有用处,无非浪费记忆和时间。

  什么都想要,最终会因为资源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可能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敢咬牙放弃,则可以保证始终抓住重点,大概率最终脱颖而出。

  生活工作就是一个一半时间做减法,一半时间做加法的循环往复,不断优化自身信息和能量效率的过程。

  做减法包括切断所有无效或低效社交和纠缠,放弃任何风险和收益不对称的折腾,放弃任何不能提高你的长期效率的重复性工作,等等。

  意识到朋友圈和微信,微博和推特的很多信息,因为表达的都是倾向于要引起人们注意力和情绪反应的内容,所以会潜意识增加焦虑感。同时还有媒体为商业利益推波助澜,很难察觉抵抗。

  这个潜意识的焦虑反应没法直接压制,只能多主动寻找更有深度更有趣的内容, 来防止被杂音分散注意力.

  比较有价值的内容,是看极少数人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对一些趋势的预测分析,而事后发展和大众直觉相反,却和他的预测框架基本吻合。这种分析,值得反复阅读追踪,真正理解其底层逻辑。

  (最近读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于 1982 年出版的《大趋势》)

  过滤策略可以有这么几个方法:

  第一,主动寻求全球最优信息源的信息,而不是满足于被动被灌输。这样对于“平庸信息源”的信息,大多可以忽略。

  第二,对于可信度不高,或者无法判断可信度的信息,基本予以忽略,不要浪费时间。

  第三,对于某种特殊的,让你暂时无法理解,让你气急败坏恼羞成怒至少三次以上,而且越来越强大的新现象,要予以重视,并投入精力甄别和研究。这就是著名的“川式气急败坏恼羞成怒投资大法”。



社交媒体的过滤

  社交媒体上各种搞笑的段子,各类激发嫉妒和愤怒情绪的帖子,各类无孔不入精准投放的广告,大概类似精神上的垃圾食品 (junk food),

  看多了后会形成一种“精神上的糖尿病”,就是对严肃重要的东西渐渐缺乏能力去深入研究和剖析,沉溺于情绪的发泄或精神甜食无法自拔,无时无刻不需要吸收精神上的垃圾食品,否则就会迅速陷入枯燥无聊甚至抑郁的状态

  这个问题的解药是:高度自我觉知,每天保持一定强度和时长的锻炼,尤其是户外的锻炼。谨慎选择你的环境和信息源,定期果断删减更新你的朋友圈子。

  实际可行的操作也许是这样的:

  不断降低获取高质量信息的成本,先从自身周边做起

=> 获得大量高质量信息

=> 因为信息质量高,数量大,所以在某个局部可以更好地理解客观世界

=> 在群体精神病发作时,可以利用局部优势,轻松冷静套利

=> 再把套利所得,用于更加系统地建立更全面的信息获取的优势



积累

  人之所以变得保守,本质上在于为了生存,大脑必须是一个不断寻求节能的机器。某些信息重复多了,大脑会自动寻求信息压缩,神经元的反应会慢慢减少,我们会自动形成一套本能的习惯,而很难改变。这是为什么年纪越大,越无法创新,越僵化保守的底层原因。

  为了寻求新的发现和创意,必须不断给大脑输入新的信息,寻求新的体验。不断强迫自己的认知系统直面一些完全陌生的现象。

  人脑的计算速度差不了太多,所谓智力,本质还是背后的阅历和经历。当搜索,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成本较高的时候,阅历和经历丰富的人显得智力高。

  但是信息获取成本大大降低的时候,吸取信息量大而广的人最终胜出,而且这个差距在信息时代会不断拉大。

  我们被动收到的信息都属于“第一级的信息”,如果只是止步在过滤筛选第一级的信息,那还是无法获得巨大竞争优势。可以做的是,在第一级信息的基础上,稍微花点力气推演一下,发掘出有价值的“第二级的信息”。有哲人比喻这好像公园里散步时用拐杖拨开地面的落叶,发现更多的真相。

  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可能把一些原来分割隔离,看似不相干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发现新的不为人知的机会。比如说,某个新机会的涌现,依赖于一个链条上的十个知识点。对于知识贫乏的人,这个链条和新机会是不存在的;但对于刚好十个知识点都具备的人,就可以比大多数人提前感知其涌现,这种感知会带来大量多巴胺的快感,和强烈的行动力。而且在行动过程中,获得更多新的知识和奖励,就对更遥远的地方的可能机会看得更清楚,大脑产生更多多巴胺,形成更强烈的行动力,这就是一个正反馈循环,直到这个方向的机会的挖掘接近饱和。

**  当一个人缺乏动力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更多表面形式上的鼓舞,而是更多循序渐进的广泛的知识积累。形式上的鼓舞,而没有真正新知识的积累,很快又会泄气。**然后需要更大剂量的鼓舞,才能勉强重新打起精神。知识积累,在爬坡期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但这没有捷径。过没过临界点,自己非常清楚。过了临界点,把各种知识点连起来,造成全新的组合,清楚的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机会,不需要任何人催促和压力,每天就会废寝忘食地开心地去主动摸索。



  (本质上现代社会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以信息为食,使用信息在生活、工作,在 AI 时代信息处理的素养将不可缺少,在金融虚无主义中不累、自由。)



资讯并不能代替启迪。

把信息作为一种输入和输出后,清理、复盘,这样的处理过程,很好,但还没有体现出过成果。

我忽略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信息的频率? 还有我的能量和它匹不匹配。高频的日报,周报,双周报,月报,没有转换成决策依据。 这些信息源的高频能量冲击我本身的频谱,我根本没有感受到。

最近学习打网球,反拍总是好过正拍,不仅有关节锁的作用,让我意识到的是反拍是慢的,因为关节限制了速度,因为慢,反而出手时候的动作是正确的,结果是打出去的球并不失力量和准确度,而且是很好的水平。

联想到今年 3 月学习的自由泳,突然被我验证了一个通用的法制(可能), 学习运动,准备姿势的慢是蓄能,为了只有一击的力量。

低频的信息看似输入频率慢,但质量更好的信息,更可能启发和发现机会。

信息输入管理

另一个角度,所有这个桌子上的相关者,他们选择快的话,逆着想,你必须慢。发现 0-1 的创新,发现周期的涌动,找到自己吃肉的方式,而这重新颠覆了接近两年多以来我的处理方式。在亏损,也在反思,更要打开思维,找到自己问题在哪。

更改自己接受信息源的方式,只接受最好的信息源。

于是整理了自己开放性文档的信息源,给自己定下来了信息食用指南。可以考虑,比如每半年,换换食谱这样,避免没有更新。但面对高频的信息流,一定要有勇气筛选和拒绝,拒绝 FOMO。

(今天有一个框架和逻辑,验证和指导我这个想法,但是一定对吗?也还不一定,就像我之前执行的,现在被推翻了)

感谢, 王川,张津剑,信息流沙,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

博客

在建个人博客的过程中,现在我使用原始命令行导致的问题,根本看不懂,不是难,而是繁复,无法规避掉一些问题。今天的网站,软件,越来越像一座大厦,没有工具,根本建立不起来。

终于通过 GitHub action 建立起自动部署的个人博客了。但是遇到一个问题没解决,到底是先初始化 hexo 建立本地文件目录,还是先 git 初始化本地仓库?通过笨方法,在 GitHub 上直接上传了本地初始化的 hexo 文件目录,然后拉取下来。这个就不会发生本地推送不上去的情况。

后面每周或每两周优化得了,不管怎么说实现了。现代软件真的越来越繁复,就这个人博客,涉及到的脚手架真的很多。

Naval、致富、杠杆

今年一直在阅读阮一峰的科技爱好者周刊,特别喜欢是开头的标题文章,然后就是文摘和言论部分。后两者像考古一样,所以我发现自己对这方面特别感兴趣——考古。

这里面谈到的致富的方法,他认为,致富其实只需要两步。

第一步:找到"个人-市场-产品"这三者交叉的那个定位。 你问问自己,你的竞争力在哪里?市场需要的哪一种产品,可以用到你的这种竞争力?这就是你的定位。

第二步:使用各种杠杆(leverage),使得你的产品可以服务尽可能大的市场。

无论Naval谈到的这些,还是之前王川谈到的超级连接者,还有 learning in the public 这类的观点。直到汲取这几种不同的来源,接着又花了不少时间去消化,我才领悟了并且开始执行,而没有一开始就接触到其中一个人观点后就被点醒开悟了。(这是我个人这方面的特点、缺点,慢,也是不够敏感。)

总的来说,执行力,执行力,执行力。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步步践行、积累、转换、修正、开放,就是未来我的十年全力以赴要去做的。

旅行者探索日

社区中只有1%人在贡献,9%的人参与评价,而90%是大多数的沉默者。

(史特金定律(Sturgeon’s Law):任何事物,其中90%都是垃圾。)

信息流沙,很好的一本书,本周高质量收获,还得反复读。

播客:世界好像变难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对谈绿洲资本张津剑之 AI、人 与 生命力,42章经

虽然这期播客中抛出很多观点的时候没有更多的上下文给我去理解,但是过在我脑子里还是激发了我的体验和认知。主要是对噪音和信号有了理解,之前理解不透彻。噪音是高频的,信号是低频的,长期的,慢的,波长的。前几天也写了认知发现信息差。这期播客,还得去听几遍。

我们被信息所包裹和灌输,我们生活在信息流中,我们对信息的理解非常有限。

真正消耗我们能量的是事情出现的频率,不是事情本身的变化。

我们世界的频率是由我们世界的信息的频率决定的。

短视频是高频和高能耗的事情。

每次科技革命本质是频率的跃迁。频率跃迁带着我们对世界的体验也变了。

世界变得越来越高频,绝大部分人在耗能之后的解决方法,不是让自己安静下来,去思考,去滋养,去找到真正的信号源,而是让自己麻木,让自己所谓抽离出来。接下来诱惑变得日常化。大家越来越喜欢更极端刺激的事物,鬼屋,剧本杀,很辣的食物,还有一些很极端的关系。通过强刺激的方式,找到人的感觉,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太消耗了,必须快充。

每个人接受这个世界的频谱非常有限。

这个世界所有的函数,都是不同函数的叠加。万物皆有规律,且每个规律都可预测,只是不同规律的叠加。

同样的一个数据和事件,你可以把它拆解为不同频率的周期的。你在什么频率上思考问题,就决定你在哪里。

我们今天对世界所有的观察,恰恰是不同趋势的叠加。

今年到现在,信息流沙,噪音与信号,高频与低频,王川的文章,都在今年帮我做好过滤这件事。

感受

健康恰恰是身体感受不到,是一种空的状态。

反手打网球比较顺,是因为反手不是身体的正常习惯运动顺序,在关节处限制了动作,反而因为慢而动作干净利索和顺了。

前置知识:差造成势

$$
物理学中在原子核的外围,电子能级轨道的数量公式 n 层能容纳的总电子数量时,公式如下:2n^2
$$
越靠近原子核的电子数量越少、电离能更高,难以移除;越远离原子核的电子数量越多、电离能较低,较容易移除。

首先从物理学角度理解什么是势能?

维基百科给的定义:势能是一种位置决定的物理量,常见的势能:重力势能、引力势能、电势能、弹力势能、分子势能。

势能(英语:Potential Energy),亦称位能,是储存于一物理系统内的一种能量,是一个用来描述物体在保守力场中做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保守力与路径无关,故可定义一个仅与位置有关的函数,使得保守力沿任意路径所做的功,可表达为这两点函数值的差,这个函数便是势能。
从物理意义上来说,势能表示物体在特定位置上所储存的能量,描述作功能力的大小。在适当的情况下,势能可以转化为例如动能内能等其他能量。

问了一下Claude 3 Sonnet

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描述一个物理系统中,由于位置、构型或相互作用力而存在的能量形式。

更精确地定义,势能是指一个物理系统由于其构型或状态,而具有的可以借助做功来改变的内在能量。

势能的数学表达式通常为:
$$
U = U(x,y,z,…)
$$
其中U代表势能,而(x,y,z,…)则代表决定系统状态或构型的一系列广义坐标。

势能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 势能与物体的构型或状态密切相关,而与动态过程无关。
  2. 势能是虚拟的能量形式,不能直接观测,必须通过做功来改变系统状态才能转化为其他能量形式。
  3. 势能是保守力场中的一种能量存在形式,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4. 势能是描述系统内部相互作用力对应能量的一种方式,包括万有引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等。

总之,势能是描述一个物理系统由于其构型或状态而具有的可通过做功转化的内在能量形式,是研究系统内部相互作用力的重要工具。很多力学定律和量子理论都建立在势能能量的基础之上。

又问一下GPT4o

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势能通常与力场(如引力场、电场或弹性力场)相关。它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例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电势能。

具体来说,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处于某一高度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
$$
U = mgh
$$
其中,( U ) 是势能,( m ) 是物体的质量,( g ) 是重力加速度,( h ) 是物体的高度。

弹性势能是弹性物体(如弹簧)由于变形而储存的能量,计算公式为:
$$
U = \frac{1}{2} k x^2
$$
其中,( k ) 是弹簧常数,( x ) 是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

电势能是电荷在电场中的位置所具有的能量。对于点电荷,其电势能可以表示为:
$$
U = k_e \frac{q_1 q_2}{r}
$$
其中, ke 是库仑常数,q1 和 q2 是两电荷的电量, 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总的来说,势能是物体由于其在力场中的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简短粗暴的结论:势能的能量只和所处的系统和相对位置有关,且需要做功,这个能量才能体现和转换出来,而且是以另外的形式——动能、内能等呈现。

信息差

今天看到即刻推送的「一觉醒来发生了什么」中的一篇文章——信息差是商业的本质之一,受到一些刺激,因为我在crypto中遨游也有接近2年的时间,为什么我没赚到钱呢?这个圈子都在说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这个行业同时也在说掌握信息差才能赚到钱,于是就有各种免费、付费的交流群,各种免费、付费的社区。我们在交流什么?我们在获取什么信息差?

这里的信息差是什么?

即刻上的小马宋的原文是

比如AI,很多人不懂如何科学上网,不懂怎么与AI沟通。比如MJ还是有一定学习门槛的。

我一个同学,做了一个AI助手。以微信号的方式跟用户对话,背后就是接入国外的GPT或者MJ之类工具。用户使用就很简单,看起来就是在跟一个微信机器人聊天。但它能做音乐,制图,对话。这个把工具简单化,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差。因为大量的人不懂怎么用。

房产中介,其实也是一种信息差。

律师,是信息差。

张雪峰老师也是在卖信息差。

为什么业内人士在自己行业创业更容易?因为他积累了经验曲线。本质上也是信息差。外行进来就亏钱,典型的是餐饮行业。

我们做咨询,越做越有壁垒,因为我们掌握了大量的行业信息差。我们服务企业越多,对商业,行业,各种做法的理解就越深入,就越有信息差。

我以前跟一个朋友说,其实我们做咨询就是做知识的搬运工。我们把小米的经验卖给餐饮行业,把麦当劳的经验卖给足疗行业。

信息差在商业中的维度,也是今天另一篇的即刻号是松月呀的小短文提到

对于信息差,我们可以有六种关注维度

一是关注差异,也就是关注两件相似事物的不同。比如不同菜系对同一种食材的不同处理方法。

二是关注变化,也就是同一件事在不同时段,或者不同情境下的状态。比如星巴克原本主打第三空间的功能,后来在同行的带动下,也开始在特调咖啡等产品上下功夫。

三是关注冲突,也就是针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解题思路。比如同样是做零售,盒马注重自研商品,而零食很忙注重经营大众商品,这就是同行里的思路冲突。

四是关注呼应,也就是两件事情的互相佐证。比如一条消息说,2022年全球跨境汇款的最大流入国是印度,另一条是印度往全世界输出了大量高端商业管理人才,这些人会往家里打钱,这两个信息,就互为呼应。

五是关注互补,比如了解了一个商业趋势,还要去了解怎么利用这种趋势的方法,让两者形成互补。

六是关注联动,也就是一件事对另一件事的带动。比如近两年大量人口退休对银发经济的带动。

于是我问了一下 GPT4o

信息差是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或不平衡导致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或更优质的信息,从而在某个领域或决策中占据优势的现象。

Claude 3 Sonnet

信息差通常指不同个体、群体或地区之间由于获取信息渠道和能力的差异而导致的信息水平的差距。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1. 信息获取途径的差异
    有些群体或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专业渠道等获取大量信息,而另一些群体或个人则可能仅依赖有限的信息来源。

2.教育水平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通常能获取、理解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更强。

3.经济条件的差异
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体可支付获取信息的费用,如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杂志等。

4.地理位置的差异
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差距。

5.政治文化环境的差异
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在言论自由、新闻出版等方面存在制度差异,导致信息流通的差异。

信息差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决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缩小信息差是实现信息公平正义的重要目标之一。

简短粗暴的结论:信息差是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信息?

认知

这几天继续在读王川的文章,他说:“在认知和现实之间套利,永远是最轻松的。但前提是,自己的认知来源于多个角度和层面的原始数据,而不是周边(很可能比你更无知的)人的观点。

这里的认知是什么?这里的认知是信息差吗?

我更加想搞清楚信息差和认知是什么关系了。

我多找了几个AI模型去问。

GPT4o

认知是指一个人获取、处理、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与过程。它涵盖了感知、记忆、注意、思维、语言理解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心理功能。认知是我们理解和应对周围世界的基础,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决策和情绪。

Claude 3 Sonnet

**认知(cognition)**是指人类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获取、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各种思维活动,如感知、学习、记忆、推理、判断、想象、解决问题等。

从广义上讲,认知涵盖了我们如何获取信息、加工和理解这些信息、存储和提取记忆、做出决策并指导行为等方面。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多个认知功能的协同作用。

英文维基百科也要

**认知(cognition)**是通过思考、经验和感官获取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活动或过程。它包含了所有的智力功能和过程,如:感知、注意力、思维、想象力、智力、知识形成、记忆和工作记忆、判断和评估、推理和计算、问题解决和决策、语言理解和表达。认知的过程利用现有知识来发现新知识。

词源学也要

认知这个词可以追溯到 15 世纪,当时的意思是“思考和意识”。该术语来自拉丁语名词cognitio“检查”、“学习”或“知识”),衍生的源自动词cognosco,由con (‘与’) 和gnōscō (‘知道’)组成。后半部分gnōscō本身是希腊语动词gi(g)nósko ( γι(γ)νώσκω ,‘我知道’或‘察觉’)的同源词

简短粗暴的结论:个体的认知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思考信息,利用外界信息加工成新的决策的大脑过程,它为行动提供指导。

在商业中的信息差

回到之前小马宋的原文中提到的这些人,他们拥有的更多或更优质的信息是什么?

他们所处的系统和位置中的信息势能可以被转换成什么?

这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问了一下Claude 3 Sonnet,在商业中的信息差是什么?

1、市场信息差,同企业对市场需求、竞争格局、潜在商机的掌握程度不同,存在市场信息获取和解读上的差距。

2、技术信息差,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领域,不同企业对前沿科技发展动态了解程度不一,造成技术信息上的差异。

3、客户信息差,企业对目标客户群体的偏好、消费习惯、痛点需求等掌握的深度不同,导致客户信息存在鸿沟。

4、供应链信息差,不同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渠道商的合作程度不一,获取产业链内部运营信息能力参差不齐。

5、人才信息差,优秀人才往往掌握行业内重要的专有知识和经验智慧,不同企业拥有这类人力资本存在明显差距。

6、数据资源差,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资料,企业在数据资产积累、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认知既然是一种思维活动,那就能通过认知,让我们的大脑能感受到信息差。这种信息差在从势能的物理学知识中,我理解真正的信息差是系统和位置造成的

以商业为例:不同行业的企业在社会核心(我认为是债务)大部分不同轨道上,而同行业的企业本质上在同一轨道上,它们不可能不竞争。

比如在电商行业,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竞争;

在手机行业,小米、华为、OPPO、苹果、三星它们是竞争对手;

在电脑行业,华硕、联想、戴尔、苹果是竞争对手;

而在生活内容指南,小红书还没有对手(抖音和它差异很大,而即使是同样的ins因为和它在不同的系统中,算不上对手)。

在电商的竞争中,现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分别都有不同的位置了,但是它们所在的轨道,谁离消费者这个核心更近,谁就越稳定。

信息差,其实是信息势能,你占据的位置决定你的能量有多大可以被转换,这个转换的能量体现就是财富效应、规模效应、心理效应。

我又联想到前几天听的播客《世界好像变难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对谈绿洲资本张津剑之AI、人 与 生命力》,我去拆解这个世界,我们都在不同频率的轨道上,也同时在不同能级的轨道上。

频率是自己选择的,能级才是市场的信息势能。

回到crypto

回到crypto,信息差不是高频的盯着网络上、交流群、社区里高频信息,那是高耗能的频率,那是在高轨道上,而低频是找到围绕核心的能级,缺失的能级,顺势而为。(此刻才真正体会到了顺势而为,一日千里的含义)。

前几天还看到一篇文章,加密AI赛道的下一波叙事推演:催化因素、发展路径和相关标的,我觉得把这几件事拿到一起看,一下开朗了,用我上面的信息势能框架,看人家怎么分析的,目前的加密AI的主要叙事如下(我画了一张图,谁离核心近,还不一定是这样)

11

然后,作者的逻辑在于推测:“产业供给端”的叙事和“GPT时刻”的叙事。

AI叙事的第一个视角:从产业供给端,看AI背后的能源和数据赛道机会。

AI叙事的第二个视角:GPT时刻再现,通用人工智能降临。

这其实是给围绕AI核心找存在的势能所在轨道,以及该轨道上拥有信息势能的项目。AI的系统构件决定了相互作用的标的物的势能可以有多大,项目团队决定了他们们自身的位置,他们具有多少的势能可以被转换,他们是不是轻易被电离化摩擦掉。

这意味着认知发现信息差,而不是反过来。在世界的流动如此之大的时候,不要想着在高频的噪音中获得财富,而是发现低频的信号,后者做的人不多,也是芒格说的大道好走,但是没有多少人走。

在crypto中,不要想着短暂的快手换钱,而应该找到0到1的创新。如果经常使用前者,那么你对长期也无感了。如同今天听的播客谈到人的情感一样的道理,短暂亲密杀死爱情。

十年

十年省身的第一期终于录制完了,留作一个纪念。

回顾十年前那正是2014年,我20岁才进大学,“妥妥的成长缓慢型”。到接近第四个十年的时候,我意识到过往十年是一种目标感的缺失,聚集的缺失。这种感受和当年高考考完后心中的失落感是一样的。

于是过去十年的成长、尝试、外来世界、人和事,让我反思。在接近第四个十年,我找到了接下来十年的答案。

最近一直在读王川文字,里面有一段观点

就是要学会和“以前幼稚愚蠢的自己”和解。人性会因为自己以前犯过愚蠢的错误,产生负罪感耻辱感,因为想要逃避这种负面感觉,而对过去的错误采取自我麻醉和躲避的鸵鸟态度,这样丧失自控力,无法进步。这种情况每个人都有,程度不一样,关键是要学会与它和解,向前看。

我在想明白为什么在快到30岁的时候,才想通透和自己和解?现在我有了一个答案,人需要经历人和事,需要那么一个时刻,才可能恍然大悟。不是平白无故,不是当时那刻,这个悟道期,有的人很短,有的人很长。

对我而言,引起质变的是一段不成功的爱,一段在异国他乡的生存边缘,一段在北京的工作,还有两年前爷爷的离世。

这种勇敢而诚实地面对过去的自己,我由衷的喜悦——成长的快乐,放下的心态。

现在我可以告诉10年前高考考完后那时候的我自己,也可以告诉20年前那时候在一本书的扉页写上自卑缺点的我自己。

谢谢你们两,留下文字,让我追忆,让我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成长。

你两过去真是愚蠢又勤奋。

现在你知道了有那么多人类的好东西、智慧、最好的信息源、最好的学习者。第四个十年,你如虎添翼啊。

一周是一年的2%

匆匆过客是昨晚和一个认识半年,但只见过3次面的朋友,她提到的,今天在茫茫人海中,听完一期的播客,遇到了李阳和他的朋友们,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不过橙皮书关注了很久,仰慕阿剑许久)。

01

02

这几件事在两天中发生了,这一周放在一起,让我感慨在我们认识彼此之前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我和我的一个大学室友,也是当年系里唯一的老乡,唯一的两个外省人,从“过客”变成了十年老友。

今天我向他请教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会喜欢我”,这也是我这两天自己的疑问,也是我从来没有的人生体验。这种人生的体验,到目前为止我是欠缺的,因为我想体验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会在人世间体验的情感过程。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锻造、冶炼、雕琢一个人的旅程之一。

03

着实让我知道,有人认识你很久,知道曾经的你,知道现在的你,还会可能知道未来的你,你十年上下文的人生经历,他们知道的足够可以作出一些判断了。

一些聊天记录

04

05

06

07

08

09

10

和一个普通朋友的相处,在社会上我也许知道了不少。如何去追求一个女孩子,我毫无经验,和一个情人、爱人我更是毫无经验。

他能脱口而出的是他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那一段他不自觉地还会提起的一段经历。我没有阅历是不可能就在短时间能说上有说服力的几句话,这恰恰验证了——毫无疑问这也是需要学习的。

*有些人仅仅是出现就能激发TA全部的生命力。*

于是聊到了这里,我突然想到已经过去了十年,在这个夏天我们认识了十年,在海拉尔、杭州、北京我们都曾生活过。今天他在武汉定居,我选择了从北京离开在路上。

十年省身,这几个字一下从我脑子出现。

10,数字0到9之后第一次进位到了两位数字,而且又从0开始。我觉得10对于人来说其实是一个圆满,10年一次的圆满,这个圆满是我们经历了一个历程,这个历程本身就是圆满,我们进位到下一个十年,从0又开始,本身意义重大。

10年,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不会有几次。10年,我们可以见证的人也没几个。

十年省身,见证记录我认识十年的朋友,我们省身。

这就是这个名字的来历。

5月31日,约好一起录制这个仪式。

30岁

另外一个话题是关于30岁,其实从去年开始过完29岁,我已经进入30,我已经把它认为是新十年的开始了。说实在话,我还在探索,探索自己的内心真正热爱什么,但终于渐渐清晰。我回看自己过往的笔记,回看自己的成长文字,思绪、记录。我才发现此时此刻它们在昨天支援了明天的自己,也就是今天的我,这个过程是真的建构了我。

而且近两年我越发感谢父母对我的“放养”,父亲沉默不语,母亲开明理解。因为我面对的世界只是万千世界所有人遇到的一种事实,在我身上的这个事实我满意。

年长者和年轻人似乎在安全区看着你:30岁者,来经历一次审判。

来吧,我早已省视了我自己。这个话题,真正来临的时候,还会谈。

关于金钱

  金钱的本质,是对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大众都想获得的稀缺的资源的控制力。AI (人工智能) 将不断重新定义稀缺资源,所以不要光盯着传统意义上的金钱的定义,要不断设身处地地体验和想象 AI 创造的新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下什么是“长期的强稀缺的资源”,这样可以提前从容布局,有更多时间睡觉休息。这个问题会有应当不只一个答案。应当还会浮现出一两个新的古怪的东西,不在传统的思维模型之内。


  (AI中的稀缺资源还看不懂,但是移动互联网中最稀缺的就是苹果,今天事后诸葛亮看的到)


  财富的本质是能量和信息的效率。只要别人的能量和信息技术的效率超过你,你的东西很快就一钱不值。

  财富的积累,不在于你局部的事情做得有多好,而在于:你做的东西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
如果(大概率)不是,那么世界上最好的系统上的资产,你是否有参与进去,让自己也分一杯羹?

  财富的迁移往往是看不见的,突然的跃迁。随时准备抛弃过去,跃迁到能量和信息效率更高的系统上。


  (对应了张津剑播客中最近说的频率)


关于赚钱

  赚钱的本质是为了让自己增加选择权;但让自己增加选择权的事情不一定都赚钱,甚至需要一定的投入。如果增加选择权和赚钱,两件事发生冲突,选择权永远优于赚钱。

  警惕那些以各种利益的诱惑,悄悄剥夺你的选择权的人和事。

  投机时用杠杆,就是悄悄地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据说巴菲特曾说过,“如果你聪明,你就不需要用杠杆;如果你傻,那就更不能用杠杆了”。(和naval说的杠杆不是一回事)


  (有一个人借钱买巴菲特股票,微策略借钱买大饼,凡是注意上下文,当然真不是少数人没这个胆。)


  正确的观察角度和衡量标准应当是这样的:

  你是否可以健康地生活更多年,因此可以接触到更多潜在的指数增长机会?你如何能够选择周边的环境和信息输入渠道,改进自己的日常习惯,这样可以了解和接触到更多的潜在指数增长机会?


  根据你现在收集的所有最新信息,有没有比你现在做的事情,确定性更大潜力更大的指数增长机会? 如果有,为什么你现在还不能切换过去?


  (AI、crypto,在切换,但是切换成什么?我还不知道,但是随便先找什么事情干起来?)


  任何无法指数增长的事业,很容易成为时间和精力的泥潭,有机会一定要立刻逃离。

  指数增长的神奇,在于常会出现几个月的财富增长超过以前几十年全部积累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在新兴产业涌现时,屡次发生。重要的课题是理解底层机制,区分伪增长和真正的指数增长,区分有很大潜力的指数增长和昙花一现的泡沫。真正理解机制后,人就不急了。如果你急着要发财,实际上还是没弄懂。


  (的确,就如同行业决定天花板,入场时期决定天花板)


  如果资本效率提高一千倍,资本家就没那么重要了。未来属于智本家。

  按小时付报酬”这种理念是蒸汽机出来工业革命普及,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找工作之后才有的。在此之前大部分人都是在农庄里,太阳升起后干农活到天黑,不会有按小时打工的概念。同理,现在很多关于资本市场的框架和概念,也会因新技术革命和新的信息基础设施涌现,而迅速过时。

  按年,按月付利息,信用评级等等都是一些陈旧的概念,实际资本利用效率极低。


  (资本利用效率的提升,将由智能合约规范,智能机器人执行)


不累,自由


  理想状态是,你生活工作中选择做的所有事,既有四两拨千斤的机械增益,又有进退自如的自锁功能。做一件事,可以选择休息离开一阵子,事情的进度不会因此受影响甚至倒退,什么时候休息好了可以回来精神抖擞地继续工作。

  如果你做的事,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事情,必须你亲自不断事必躬亲地,费力地维护,那这就不是一个理想的事业。


  英文有个词,叫做 narrative,中文有翻译为“叙事”, 也有翻译为“三观”,可以理解为对事情的一种描述和思维框架。 同一件事,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可能会有完全不同, 但又可自洽的 narrative。

  当人们入戏太深,沉浸于形式无法自拔时,往往忘记了赚钱原来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当形势变化,技术进步引领新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时,固化在大脑里的许多观念和narrative,除非有意识地下大决心改正,是很难被自行抹去的。


  (每天都要过滤,给自己消毒、抗毒,是不是好的东西编码进自己脑子里了)



关于健康

  运动和读书/思考,必须天天有,保持基本强度和时长,不进则退。


定量完成目标

  感觉锻炼身体一定要做正确的运动,比如太极,游泳。
  要对自己严格一点。这种严格要定量化。比如站桩一定要累计一天超过二十分钟,游泳一定要游多少来回,等等。没有人监督的时候很难自觉地定量化,但是如果不达到运动量,就完全没有效果。

  生活工作投资也是,很多细节,如果稍微定量化一下,然后强迫自己坚持完成,实际上都不是特别高的要求,但是积累一段时间,自己可能都会被结果惊讶。


  (还是今年,确实实践了之后深有体会,我本来就是一个缺少目标感的人,做事凭直觉,不会量化。其实上半年我才发现对我长期缺失这种自觉后,人会将自己的资源、能量消散。循序渐进设置目标,可以看到成果,增加自信。不要相信人的自觉性。)



关于积累

  积累出奇迹。

  积累的质量也要看市场本身的增速。在萎缩的市场,再怎么积累也没用。在高速增长的市场,即使很粗犷地积累,效果也惊人。

  积累出奇迹的过程中,你会非常精确地知道自己微观的优势具体在哪个点上,因此自信会不断加强。

  军事领域有句名言,“业余爱好者讨论策略,专业人士讨论后勤”。 商业领域可以类似地说,“业余爱好者讨论策略,专业人士讨论积累”。”

  大量的积累最终还是需要长期自发的兴趣驱动,而不是苦行僧式地压榨自己。


  (没什么可说的,大脑突触的建立,也不是一下子就建立的)



关于时间

  最重要的一个冗余是时间冗余,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而把在不愿意做的事情上耗费的时间尽量压缩到接近于零。

  时间冗余的第一个杀手是:浪费时间去辩论,或试图说服认知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时间冗余的第二个杀手,是没有把自己经常要做的一些事情自动化,然后发现自己忘了,又要耗费时间精力再人工干预。


  时间冗余的第三个杀手,是没有注重于可以不断多次重复使用,积累的行为;而耗费大量精力在低价值,无法重复利用的行动上”


  时间冗余的第四个杀手,是没有勇气和意愿隔断各种低效甚至有伤害性的社交应酬,让一些蠢人随便地接近你的空间,或者允许一些群体的错误风气潜移默化地干扰你的独立思考。


  时间冗余的第五个杀手,是没有注意“节制饮食 - 适度运动 - 充足睡眠”。随着年龄增长,各种肩酸背痛,视力下降,神经衰弱,高血糖血脂,心血管等毛病不断加剧,恶性循环,脾气也越发暴戾,迅速滑向老年痴呆,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废人。


  时间冗余的第六个杀手,是本来可以花 N 个小时把一个事情做得差不多足够好就收手了,硬是要花 3N,4N 甚至更多倍的时间,仅仅把效益再提高百分之几而已,甚至画蛇添足,多余的努力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美国95%的共同基金十年的长期回报无法跑赢标普500指数,剩下5%的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一般也就比指数多不到1%而已。

  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角度,是把有时间压力的活动,尽量压缩到日常的10%以下。这样可以保持比较长久的内在动力


  (目前日常考古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运动、猫狗、绿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读最优秀的人的文字是我喜欢的做的事情,让自己健康和好的心态,改变自己的习惯,接触指数的增长事业。这几个时间杀手,都是每周检查的手册啊)



关于读书

  冥思苦想一些问题,尤其是战略问题,如果觉得没有进展的话,最好的方法是多读书,这相当于自然而然地引入一些新的外在的变量,然后发现想不通的问题有可能在别的地方联通。更好的办法是读一会书,再去打打太极拳,一打拳,大脑一放松,不再专注某个狭隘的角度,很多清奇的想法就冒出来了。

  大部分时间在做执行和重复度比较高的工作的人,没机会接触新人新思想,没时间去向外探索,因此很难获得这种愉悦感,这对身心健康有很大害处。

  切换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说先去寻找更有趣,有动力的事去做,以后还可以再回来。很多人爱鼓吹渲染一种悲情壮烈死磕的学习工作精神,并以此互相激励忽悠,这是极为愚蠢的,迟早要把自己给磕死的。这就好似爬山时,坚持要垂直向上攀登,而没有意识到螺旋式慢慢上升,才是普遍现象。再说人的耐心是有限的,生活没有乐趣,天天那么悲壮地死磕有啥意思?


  据传马云老师说过这句话,“登上山顶的人看到的景色都是一样的,只有在山腰上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


  直到过去十五年, 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子书,网络视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普及,普通人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以读书为例,我的 Kindle 上现在有接近一千本电子书,每年购买 200-300 本。普通的纸质书,一个大书架装个两百本就很多了。以前电子书不普及的时候,一年买四五十本就很多了。所以这是五倍的提高。
  电子书可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打开手机或者 iPad,电脑就可以看, 可以看书的时间比纸质书至少增加三倍。我可以三秒钟内在书内搜索某个关键词。根本不需要传统纸书的索引。而且索引很多时候是不全的。这个提高是五到十倍。
  我可以查找别人在书上划的重点,自己划的重点。而纸质书根本看不到别人划的重点。


  (效率的跃迁,但同时我也发现必须记当时的所思所考,这样才有作用,现在没有,也许以后有。给大脑不断添加随机变量。)



  意识到进一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有效方向,是把每年购书数量加码,提高到一年五百本以上,争取这五百本的选择可以覆盖最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多样化的书籍。这其实也就是平均每天不到两本。

   与其花时间努力研究如何捏柿子,不如满虚拟世界跑,系统地,大规模地,源源不断地获得软柿子来捏。而读书的过程中,一方面会潜移默化地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丰富捏柿子的技巧;另一方面会增加自己知道的软柿子的选择。如果一个柿子捏了几分钟捏不动,不要犹豫,换一本书,去找下个软柿子。



  (越来越有信心,最小阻力化进攻。目前对我而言,五百本确实太多了,太随机了,可执行差。)



  反思过去各种挫折的时候,意识到挫折的本质实际上不是努力不够,人不够聪明,而是信息不足。信息不足的时候,人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短板在于信息不足!信息不足,选择就很少。选择少,意味着费牛劲试图解决一个完全错误的问题,很长时间没啥进步,内心痛苦而愤怒。但以过去的物质条件,实际上很难突破这种信息不足的困境。而现在一切都变了,信息是海量的廉价的。就等着有心人去开拓。



  没有通过读书读史建立的全局视角和跨越长时间的视角,凭个人经验总结的原因和方法论会有大问题。很多跨越十几年,二十几年或更长的历史经验教训,只能从书里面找到。尤其是那些短期局部,看上特别有道理有诱惑性欺骗性,但长期全局,可能造成重大的甚至毁灭性损失的陷阱。这种教训,如果要靠亲自吃亏去学来,那代价是无法承受的。


  反之,有些短期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最终厚积薄发的现象和机会,为什么自己抓不住,这里面有哪些反直觉的逻辑,要看很多书,很多历史案例,多角度,长时间跨度审视,才能抓住本质。而这些道理要靠自己亲身体验,花几十年折腾去悟道,很困难,很缓慢。


  (有些道理读出来,也无法编码到自己脑子里,还得自己经历。并不是所有的案例,你可以避免,它就换了一个衣服,你可能就认不出,你信不信)


  内卷化的世界,会把各种约束和习惯当成理所当然,而只有在引入外界变量和增量发生巨大改变后,才会意识到当初的习惯和思维,何等低级可笑。对内挖掘潜力是有限的,向外建立新连接引入增量是无限的,甚至指数增长的。


  人的焦虑,本质是是来自低维度的认知,以为某些障碍自己一定必须要努力跨过去,然后心急火燎。而多读大量跨学科的书籍,可以不断低成本地发现新的维度,让自己轻松绕过一些单维度上的障碍。这个过程没有上限。



  现在读一些书的动机,主要并不是为迅速获得特定的技巧,而是在寻找某个领域事物运作的真实底层机制,是否和别的我熟悉的领域的机制有相通之处。 一旦拨开迷雾,找到这种相通之处,会有一种强烈的愉悦感,自信心又上了一个台阶。如果还找不到这种相通之处,那可以说,我并没有完全理解其真实机制。


  低手和高手的区别,在于后者的长期持续的改进迭代。而低手可能有各种低水平的陋习,形成习惯后很难改,甚至根本不知道,或者有点模糊的感觉,但没有条件和意志力去进入一个迅速迭代改正的良性循环。


  (没有循序渐进的正反馈,就没有长期主义,网友kk说的)


  把你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告诉 ChatGPT,寻求它的反馈,并让它给你推荐相关的书籍。你的这些想法,大概率在前人的一些经验里可以找到类似的,甚至水平更高的总结。ChatGPT 就成了这方面的一个得力助手。
读了这些书以后,涌现出了更多新的想法,再说给 ChatGPT,然后获得更多反馈,不断迭代。
这个技巧的好处是,你永远不会陷入思维的死胡同里出不来。总是可以从新的资料中获得新的启发,然后产生新的想法。整个过程一直有趣,而且因为有一定针对性,效率更高。


  不同角度的细颗粒的历史知识,会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历史、行业和哲学的高度,给予自己宽得多的视野。本质上这就是像人工智能一样,用大数据来培训大脑,但是因为数据的多样性,时间跨度,地区跨度,和行业跨度非常丰富,所以面对当代各种新的现象,更能及早洞穿问题本质, 而从容应对。


  读很多历史书籍的一个好处是,可以看到各种历史人物事前“猪一样”的各种误判。而当你看到这种误判非常有规律地在现实世界大量重复发生时,会有一种让人非常兴奋的快感。


多读历史获得长期记忆。

  很多事情的本质逻辑,必须把十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轴上各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再加上同时期系统内各个主要玩家的互动关系的纪录,全部都放到桌子上,然后才有可能真正理解里面的核心机制。


  不夸张的说,不真正理解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历史渊源,运作机制和规律的人,不管读了多少书,都是文盲。
部分准备金制度,至少在西方,决定了必然有信贷扩张,信贷扩张时必定有各个机构想不断钻空子加大杠杆率的诱惑,杠杆率到极致提不上去后必定会有信贷萎缩,信贷萎缩连锁反应之后必定会有央行印钞来反制信贷萎缩,然后周而复始。
  部分准备金制度导致信贷扩张,这个时期如果别人加杠杆获利,而你不加,很长时间内就会看上去很蠢而压力很大。如果扛不住压力也跟进的话,信贷萎缩时一笔烂账,大家一块下地狱。


  读世界历史是“见世面”和洞察本质的最便宜最快的方法。

  大量阅读世界历史,就是软件2.0的自我培训方法;不读历史只看局部的现实的数据去试图用单一的叙事方式(好比人为设计的算法)理解世界,即使精度再高,也可能陷入软件1.0的无解的死循环里面不能自拔。

  如果你抱怨媒体充斥着噪音和假消息,本质还是历史读得太少。 设身处地去读各种人物传记历史,就会意识到噪音,假消息和媒体业的歇斯底里,实际是常态。



关于写作

六大好处和一大坏处

前提:

  写作一定不能被他人限定议题或者时间,不能太在意读者的点击率。要凭着自己的兴趣写,不断探索“邻近可能性” (adjacent possible) ,这样才能有创意,才能有持续的动力,才能有高质量的东西。被他人命题为了完成 KPI 赶出来的东西,过程痛苦无趣,出来的文字也多为令人反胃的矫揉造作的怪物。


1️⃣ 强迫关注第一手信息,自我教育

  为了写文章你要强迫自己去收集大量原始信息和数据,在获得新的数据之后,你会发现你以前的错误观点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可以把写文章看成一个自我教育,更加准确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过程。这也是为什么越到后面我就越懒得搭理有偏见的人,因为他们缺少太多第一手原始信息,没有办法去理论。


2️⃣复盘自己

  写文章可以方便自己更好地复盘。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容易变得模糊,如果有文章留下,就可以更清晰地回顾当时的思路,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纠正。否则人们可能会误以为自己一贯正确,然后继续重复一些低级的错误。


3️⃣意想不到的读者反馈

  写文章公开发表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读者反馈,给自己多角度的,更全面的视野,这是闭门自嗨做不到的。但是很多人有个恐惧心理,怕公开发表文字会出丑或者被喷子攻击。这实际是非常不理性的。喷子可以直接拉黑,但自己有缺点如果遮遮掩掩,那么永远无法提高。


4️⃣深度思考在笔下

  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是无法凭直觉想当然地搞清楚的。写出来,不断写,从不同角度写,写着写着自己就会终于弄通的。真正的深度思考,没有文字的记录表达,根本无法完成。


5️⃣积累和引用

  可以不断长期积累,而且这些积累可以不断反复引用。这种滚雪球的积累效应是惊人的。财富的积累可能因为不可抗因素而迅速缩水,但高质量文字的留存则无法被毁灭。若干年后看看很久前文字中的预测一一实现,恨不得从肩膀上伸出一只手拍拍自己说,“老王,真有你!”


  (我愿称之为数字花园的耕耘)


6️⃣ 1对N的高质量社交

  这是一种 1 对 N 的社交,而 N 可以不断增加无上限。长期看其传播效率和有效性远远大于任何其它社交方式。更重要的是,因为 N 可以非常大,所以你可以非常挑剔,只选择和那一小部分对你有兴趣的读者沟通,而不必浪费时间和不理解你的人去鸡同鸭讲。


7️⃣费时间


方法

  让读书产生好处的最简单办法是,一旦有灵感和想法之后,马上写出来,公开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即使不成熟也没关系。写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度思考的一个步骤,外人的有价值评论可帮你不断推敲,或给你带来新的线索,积累多了自然会出深刻的洞见。一个人孤立封闭的傻读写笔记,很难迅速提高思考深度。


  (前提也是有技巧,可不是自己当喷子才对,在于有理有据)



关于人缘

  真正的奢侈品,是找到一个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能够在一些你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上,点拨出几个你原来不懂,而且自己也很难琢磨出来的关键逻辑,让你终于茅塞顿开,而且极大增加了和世界互动的信心和勇气。
  可惜这种奢侈品没有公开的,打包的,一条龙服务的市场。只能靠自己不断去摸索体验,集思广益,慢慢摸索积累出来。


关于几个不要


  在认知和现实之间套利,永远是最轻松的。但前提是,自己的认知来源于多个角度和层面的原始数据,而不是周边(很可能比你更无知的)人的观点。


  只有长时间的多样化的各种微小的积累,才会有答案,并不存在标准答案。


  人性的嫉妒可以黑暗到想象不到的邪恶。远离这些人。多亲近那些鼓励你,愿意和你合作共赢的人。

  不要让没经过甄别和付出相当代价的人进入你的生活,如果你的长辈教育你要有什么狗屁“情商,要学会能够和任何人周旋,那只是因为他们想当然的,把他们没有选择的有限生活经验,试图推而广之而已。


  孤独是个很复杂的心理现象: 一个原因似乎是,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由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要和周围很多人虚情假意的虚与委蛇,那么即使外表看似热闹,实际上内心深处颇为孤独。另外,要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爱抱怨和负面情绪多的,Cynical (愤世嫉俗) 的人。


  孤独是一种情绪,其主要特点是,因为觉得和外界缺乏有亲密感的连接,而产生的痛感”。 很多人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凑合着和自己并不真正同频的人厮混,之后感觉更无聊和孤独。 换个角度看,如果你完全没有“孤独感”,就有风险被一群狐朋狗友带偏,在重大抉择上严重缺乏判断力。

  阿斗之所以称其为阿斗,是因为他在市场竞争中不存在任何结构性的优势。仅仅因为阿斗的价格便宜了,而没有理解价格便宜是因为其劣势更加恶化了,是巨大的认知失调。

  人际交往的和谐,本质要基于等价交换。很多烦恼,来自于交往双方,对于价值的不同评估,都觉得自己付出很多,而没有得到对等回报。

  避免这种烦恼的唯一方法,就是和外界交往时,避免单方面输出价值太多,不管是金钱还是情绪,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 否则总有一方会觉得自己亏了,而心生怨念。 耐不住寂寞去和价值观不匹配的人厮混,就会在情绪价值上欠账,而最终产生更多烦恼。就像在牛市时手痒跟风垃圾股,最终必被反噬而造成更大损失。



不要打扰别人心中的故事

  1/ 每个人会根据只言片语的局部信息,自行脑补其它内容,来符合自己心中的故事 (narrative)。而很多脑补的内容,和真相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5/ Nassim Taleb 在黑天鹅一书中(原书第68页)指出,“叙事模型”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压缩的方式,因为信息的获得,存储,处理和提取都是昂贵耗时的,但讲故事让大脑把信息压缩后可以大大方便记忆和传播。这似乎是“简单而荒谬的叙事模型”经久不衰的最根本的原因。


  7/ 仅仅因为大众是错误的,就以为凭一己之力,大声疾呼,就可以扭转这种错误共识,是完全不现实和简单化的,无异于唐吉柯德大战风车。因为你不可能强迫他人改变大脑神经网络存储和处理信息固化后的模式。

  8/ 更重要的是,存在什么契机,简单明确地证伪大众的错误认识。

  9/ 需要有个大概的时间表,这种契机带动形成正确认识的大众人数,是否可以越滚越大,何时突破临界点。

  举了两个例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15年提出,1919年5月得到首次实验验证,这是第一个临界点。2007年一月推出到2008年9月,累积全球销量是六百万,2008年第四季度,一个季度就接近七百万,这是第一个转折点,到2010年,iphone的4%的市场份额吃掉50%的利润,已经没有什么好质疑的了。


  (给我的启示是,OpenAI月活跃用户已经1亿了,Tesla的FSD的行驶路程超过10亿英里,也已经没有什么好质疑的了。web3给我的启示呢?比特币ETF已经通过了,已经没有什么质疑的了。)


  为什么大多数商务社交活动是”彩票型机会主义 “商务社交活动,意指一大堆彼此陌生的专业人士,在一起聚会/聊天/交流,寻求发展各类关系。很多人对这类活动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以为可以认识什么人,帮忙找到工作,拉到新的生意或者投资,等等。但是这种交流方式,效率其实非常低下。


  线下活动,大部分观众并不是对你的特定的内容感兴趣。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和你所能提供的技能经验,匹配度非常低。但是你一篇文章,通过微博推特, 视频节目,很容易有成千上万的受众, 而且多年以后,一直有人看。比如我现在做的这些视频,一周以后观看的人有八九百,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受众多了,新的传播渠道多了,累积观看收听的人迟早突破十万,百万,千万。这是线下活动所根本达不到的效果。在这个巨大的受众之中,找到和你匹配能够产生有价值合作关系的人,哪怕几率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就够了。


  成功的人和非常成功的人的区别是,非常成功的人几乎对所有的事情都说不——巴菲特

  对低水平事物的无原则接纳,就是对高水平事物的辜负。


  现代企业和教育的文化氛围,有一种鼓励人们无所不学,学得越多就越好,而且不加选择地全面攀比的心态。要对这种盲动心态说不。

  在教育上,这种思维被许多家长用到了极端,给中学生巨大精神压力。硅谷腹地的斯坦福大学旁边的一所著名高中,2009年至今,已经超过十名高中生自杀。


  说不,绝不是意味着固步自封,不听取不同意见。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学习新鲜事物,所以才有能力和耐心,把自己的选择限制在最好的事物上。


  (还个是最难的,克服人走捷径的贪念,因为学习最好的人和事物是最难的,最花时间的)


  要保持高度的战略独立性。可以看看外面别人在做什么,但绝不丧失主见,影响自己的长期部署。



关于人际交流

  如果别人不来找你,TA对你没有兴趣,不要一厢情愿,自作多情。

  理解了自己的阴暗面,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别人的阴暗面(此话来自荣格)。

  寒暄效率太低,本质是传统社会建立信任的一个手段,但给装叉犯很大的钻空子的漏洞。智能合约直接交易未来会慢慢成为主流。

  一,说话慢一点,不要因为着急表达而语无论次,或者只图自己痛快,对不相干的人过多暴露不必要的信息。如果没想清楚,就沉默。这是人年轻时容易犯的通病,需要慢慢磨练。沉默的力量,很多时候,远大于你的想象。


  (这点我还要下功夫,最大的毛病)


  二,交流时,聆听比说更重要。如果你觉得和某人的交流很愉快,多半是因为他是一个很好的听众,能够不断引导你,让你直抒胸臆。但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大部分谈话是大家互相自说自话,不断粗暴打断对方,不断想把话题引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边,看上去很热闹其实大家都不舒服。


  三,人际关系长期维护需要等价交换。你可以主动先付出一点,但如果对方反应冷淡,就需要减弱或终止投入。成长过程中,会发现以前的熟人朋友,话不投机,渐行渐远,这完全正常,不必遗憾。要不断提高你的朋友圈质量,不要让未今筛选未付代价的不相干的人过于接近,否则常常会有吃了只苍蝇的不适感。


  (提高质量这件事,不要让未经筛选的人接近你的生活,是一句良言,因为人的注意力生命有限)


  四,有一种人际交往的高手,可以从安静的聆听中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用让人舒服的方式,不声不响的帮对方解决实际的问题。这类人很容易在社交网络中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回应,进一步扩大其社交网络和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花言巧语的能力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和各种难言之隐。给对方提供真实的价值。新手的错误,是没有认真去聆听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想简单粗暴,一厢情愿地用自己臆想的方式来讨好对方,往往弄巧成拙,让大家都不舒服。


  五,不要因为主观想迅速达到某个目的,而让对方有压迫感。说话的语气和用词,要避免让对方产生压迫感。压迫感只会让对方产生逃避的情绪,适得其反。强扭的瓜不甜。属于你的,不需要压迫感也会得到。不属于你的,即使靠压迫感暂时抓住了,往往后面又脱离,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


  为什么你要学会聆听别人的倾诉:哈佛大学研究者 Diana Tamir 和 Jason Mitchell 2012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对外披露关于自己的信息,自带奖励”。结论是倾诉自己的故事带来的快感,底层脑神经机制和食物与性带来的快感是一样的。

  当人们谈论自己的时候,大脑的中脑边缘通路 (mesolimbic dopamine system) 异常活跃。这个区域也是控制大脑在获得食物,性或者金钱时产生满足感的地方。伶牙俐齿,但口惠而实不至的人,长期看,会更招人反感。对方表面上不抱怨,但心里一本账都很清楚。


  (这点有意思,倾诉的时候,其实对方有快感的)



关于阈值与过滤

  外界各种信息太多,应当设置一个阈值,低于阈值的东西完全不予理会。比如研究一个新公司,如果流动市值低于十亿美元的,可以不予理会,因为这里面噪音和假信息可能太多,无法精确评估。突破十亿美元并能持续增长的项目,才值得花一点时间调研。

  各种狐朋狗友,一面之交的社会关系太多,激活函数就是自己内心设置一个简单可以度量的客观标准,低于此标准的社会关系都可以基本忽略,免得无谓的消耗。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阅历的丰富,激活函数的阈值也会不断悄悄地动态调整。太容易被噪音而激活并白白消耗大量资源,是大部分人的神经网络的缺陷。

  激活函数的主要作用,是以尽量少的计算资源,来试图接近模拟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以获得尽量大的回报。不这样做,自己的竞争力会迅速落后,被各种垃圾信息 (spam) 拖垮。“


  (不断追随最好的人和事物,设置阈值意味着不随意浪费自己的注意力)



关于改变环境

  试图扭转一个人的观点和决策,很大程度是徒劳的,远不如改变他的环境有效。

  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和决策,很大程度上早已在几年前被他接触的信息质量,所处的环境,所建立的思维模型,行动上投入的各种沉没成本,权衡利弊使用的价值标准给锁定。而且如果他只是计较反思短期的得失,而不检讨更长期的大环境和生态上的选择,那就永远无法真正吸取教训。

  人的选择非常依赖于他在各个生态环境内所能驾驭的力量:积累的连接越多,技能越多,选择也越多,自然大概率可以做出较优的决策。否则会对未知的环境存在畏难和习得性无助的情绪,有好的选择也抓不住。


  (生命本身因为环境,才有了减熵,把自己当作方法,打造自己的环境)



关于一厢情愿

  世间很多悲喜剧和黑色幽默,都来自我们执着地一厢情愿地理解世界,或者换句话说,固执地要让世界接受自己错误的思维模型,固执地拒绝改变自己而希望世界为自己改变。一厢情愿在人际交往,谈恋爱,国际政治,投资,销售,等等各个领域屡见不鲜。

  改变自己的一厢情愿,是最困难的,也是最容易的。困难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恋情节,觉得自己特殊,觉得世界要应该去适应他/她,而且很多一厢情愿的理念非常有诱惑性,或者让人觉得有美感,或者迎合了人的一些底层的情绪,尽管它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自我欺骗。

  容易是因为意识到,一旦放弃一厢情愿,以高度的现实主义不断调整对世界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路会越走越宽,越来越容易。

  一厢情愿的例子之一,是以为我们对别人好,别人就一定会回馈。但客观现实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标杆,是未来你对他有什么好处。无原则地释放善意,是自身资源的巨大错配。

  如果因为别人不帮你,对别人进行忘恩负义的道德指控,是无效无益的。让自己未来始终有用有价值,才是正解。


  (另一点理解,如果因为别人不理你,对别人产生讨厌情绪,也是无效无益的。让自己的世界始终有吸引力,才是正解)


  这里引用美国一位作家 Robert Greene 的著作 “The 48 law of power”,直译是“权力的四十八个法则”, 里面第十三条法则是, “当你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要从对方的自身利益出发来引导,而不是乞求他们的仁慈或者感激”。”


  (但是时时刻刻出于这种考虑,也挺累心的。无原则地释放善意,是自身资源的巨大的错配,这是对的,不设置阈值,也是一样)


  不仅要让自己有用有价值,而且要让很多人都知道认可自己有用。只要你有用,只要很多人知道你有用,就不愁在未来找到各种各样源源不断的合作者。同时其他一些不相干的旁观者在思考是否和你建立合作的关系中,也会因为这个因素,会对你有更多尊重。 从这个角度看,那些甘于默默无闻,从不利用社交媒体来宣传自己的人,白白丧失了发展自己事业的一个重要工具。

  大道至简的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后端复杂,但对外的 API 简单。但一些无知的懒汉,偷换概念,想不劳而获,自己后端简单,没什么货,也妄想前端的 API 能简单。

事件发生

一周前,推特账号被封,24小时内经历解封马上又被封,而又再连续几天申诉无果之后,我开始反思推特历程。

我的推特账号记录显示2022年7月注册,我起初是为了了解crypto,web3而注册。其实很早在大学期间2014年就知道推特,曾经也注册过,没怎么使用,也不是和一部分人所说的偶然通过某某渠道(比如推特)了解到比特币,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好像很神奇的故事一样。

其实我是直到2022年才通过朋友了解到crypto。

在这个注册的推特账户里,我大量浏览行业信息,行业的玩家,研究人员,KOL,投资机构的观点言论(其实是没有上下文),实时事件等信息,还有一些AI相关的信息,人员组成也和上面差不多。(从不和政治、意识形态、黄赌毒扯上关系。)

正是我一直以来关注科技行业,关注企业家,创业者,但是我依然不知道区块链,我深感自己信息的闭塞,没有好的信息源,所以我这才决心一定要拓宽自己的信息源。推特是一个好的开始,至少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媒体平台了(但却是私人的)。

信息工厂带来了什么

我差不多关注了一千九百多人的推特,老实说不可能都能看到他们发布的信息,如果每人今天说一句话,那就是一千九百多句,一部小说的体量了,这还是一个平台,你要是还食用其他信息平台,那人的大脑每天从起床开始就是被信息轰炸,这就是我之前每日的日常啊。

我思考我想从中得到什么呢?内幕消息?专家看法?标的推荐?结交朋友…

确实有发生后三者。

但是今天我在自己被封号之后,我想思考它给我的注意力带来了什么影响。推上的很多这些短文字都是些没有上下文的信息,很少可以提供深刻理解事物本质的模型出来,我想想,真多给我提供决策了吗?扪心自问,很少,几乎没有,两年来。

真正的思考模型

20世纪20年代,世界人口只有20亿左右,而一百年后的2020年,世界人口已经接近80亿。信息在迅速的传播,但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不是社交媒体上能轻易得到的(我的意思你在这里可以遇到最有才华的人,深刻的洞见,但真的是在少数入的家里——他们的门户网站和文章),不是社交媒体。我意识到社交媒体是一种过度的自激[1]。

人的大脑是思考的器官,那就是天然需要外界信息的输入,它去归纳、推理、抽象、决策,并且得出结论,执行,验证并享受这种快乐。

所以我明白了我想找到的是多元模型,比如上次的关于以太坊债务分析的一篇文章,确实好。我想遇到的是人,不是这些没有上下文的信息流,比如王川,阮一峰,Werner Vogels,Morgan Housel, David Perell, AVC, Patrick Collison , Packy McCormick, parathink…

写到这里,我感觉很轻松,经过这件事之后,我决定回归到了自己的初心,注意力要珍惜,永远和人链接,不是淹没在信息流中。

  • 读书应该是一个更加自主性的活动。你可以扫过、跳过、翻回去,不看了。你不是你的书的客体,也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书是你买的,想干嘛就干嘛。书分值不值得读,和好不好读,只有大概10%~20%是又值得又好读的,我会先读那些值得又好读的。

​ ——Patrick Collison

  • 人们会被自己热爱的事物改变,而没有人因为给予而贫穷。

——产品沉思录

  • 不要害怕表现的愚蠢FOAS。

    ——王川

  • 神话故事的本质都是人类心灵的投射。

​ ——坎贝尔

  • 规则的明确给人最大的安全感,这就是为什么游戏某种程度给人安全感和获得。

    ——文理两开花

  • 区块链上能形成价值的本质就是信息的时间有序化。

    ——探索猫

  • 洞悉和尊重一切事物本身自发的规律,把自我嵌合在规律之中,避免磨损,那么才能实现在任何时候都游刃有余。多年以前有一位老师曾经送给过我八个字,我觉得现在就非常非常适合分享给你:顺水推舟,一日千里。

    ——0xWendy

  • 在高增长的机遇巨浪面前,愚人见石,智者见泉。

    ——李嘉诚

  • 人的线性思维无法理解科技的指数增长。

    ——王川

  • 人们表达对其他人的感激之情,有一种方式就是创造一些美好的东西。在你精心制作这个东西的过程中,你会把爱包含在里面,不知不觉传递出去。

    ——Steve Jobs

  • 古今中外,调动人的积极性有五件法宝,一是产权制度,二是经理市场,三是物质奖励,四是乌纱帽机制,五是思想政治工作。

    ——易纲

  • 保持开放、长期觉知、发现变化,本身就需要长期浸染在噪声和信号不匹配的信道中,而要做到不动如山,唯有修炼,修到成功的经验。

    ——张津剑

  • 在这一点上,一定要记住,任何人所持有的对于人类的直接而内省的认识就是对他自己的认识。

    ——《源泉》

  • “不要懊恼,这是一个广大的世界。”

    ——引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三景

  • 正如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他头一个清楚地看出,知识“从来不是以浓缩或综合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不完整甚至往往是自相矛盾的知识比特(bit,信息量的最小单位)的形式,为不同的个体所占有”。这里的知识不仅仅是科学研究,更是独立、独有的信息,独有的技能,能把某件事办成的手上资源信息。

    ——《复杂经济学》

  • 赢的概率非常高的时候要下重注。

    ——芒格

  • 笔记是支援明天的自己

    ——范冰

  • 假设你学习一个新东西,当它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细分的时候,恭喜你,十有八九你找到噪声了。而你越学习,发现它越简单,并且看到越来越多的共性的时候,才回到了老子讲的那个“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才找到了真正的信号。

    ——张津剑

  • 投资本质是寻找被标错的标的。

    ——芒格

  • “贤哲不会因为好运而兴高采烈,也不会因为厄运而垂头丧气;因为他自始至终都在尽力做到自食其力,从自身获取一切乐趣。”

    ——《与赫尔薇娅告慰书》

  • 人类的真正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而不是生存。

    ——资本5000年

  • 乔布斯的营销方法,从来不侧重于产品规格,而是侧重于产品对人们的价值。

    ——David Perell

  • 人生一辈子大约只会经历1个技术革命周期,最多2个(上一个的末期和下一个的初期),你工作以后会经历2-3个房地产周期,大约会经历10-20个区块链周期。当然,区块链周期到了后来是否还这么规律另说。外事不决问中美:2000年以后,中美关系代替美苏关系成为世界地缘的核心驱动。内事不决问周期:随时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周期发展到哪。

    ——lanli

  • Non ridere, non lugere, neque detestari, sed intelligere. 不笑、不悲、不骂,只为理解。

    ——斯宾诺莎

  • 2年后张一鸣在读完《论语》和《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之后评价到2本书殊途同归,但是自己还是喜欢西方摆事实讲道理的叙述方式。caseby case,这个词组也是常关在字节跳动员工口中的词语。张一鸣说东方的哲学是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对新手不友好,挺虚的。而西方的则喜欢多用事例去归纳总结去演绎,新手用户体验好多了。这一东西的差距一直影响到他后来创立的商业组织中的管理与决策。

    ——产品沉思录

  • 建立和维持资本机器运行的根本动力来自消费品、新的生产和运输方式、新的市场和资本主义企业所创造的新的工业组织方式。

    ——约瑟夫•A.舒马彼得(1950),《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

  • 人必须在实践中学习,因为尽管你自以为很明白,但只有在尝试之后才能确定。

    ——索福克勒斯

  • 世界可能不存在对你无缘无故的好,但却有存在对你无缘无故的恶。

    ——某博主

  • 有勇气不追随任何人的教条,有智慧知道别人说的一些话一定是对的。

    ——Sean McClure

  • 需要你挣扎, 需要你主动的努力,需要你敏感,抓住机会,需要你在爬山。这样你才能遇到“贵人”。

  • 资本边际递减定律=熵增定律。

    ——佚名

  • 最重要的是,你们要明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要取得成功,一定要去竞争比较弱的地方。这就是我的秘诀,我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们了。

    ——芒格

  •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经验,而是来自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只有复盘才能知道哪里做得不好要改进,哪里做得好要保持,稳扎稳打,日拱一卒。人一旦开悟,有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很快就能上升一个大台阶,和那些浑浑噩噩,整天瞎忙的人拉开差距。但切记,所有的顿悟,看起来是一瞬间,事实上却是量变积累的结果。

    ——某博主

  • 一切智慧,皆在尘中悟。这世上没有一句话能让你醍醐灌顶,真正叫你灌顶的,只能是一段经历。而那句话,只是火药仓库里划燃的一根火柴。

    ——某博主

  • 读万卷书,行万公里路,与万人相交,看遍世界,再看历史,用什么与世界沟通?

    ——马云

  • 幸福的三大要素是:有要做的事(something to do)、有要爱的人(someone to love)、有寄予希望的东西 (something to hope for)

    ——亚历山大 查莫斯 19世纪美国著名医生

  • 金融领域三大底层不公平。第一,越有钱者获得高收益产品的概率高;第二,越穷的人越容易被穷人税产品剥削;第三,越不相关的人越容易被信息差欺负

    ——generative venture kevin

  • 向最好的人学习意味着可避免竞争,做到躺赢。

    ——张潇雨

  • 人类的思想受信息影响,所以信息也能救人或者杀人。

    ——姚金刚

  • 谁更厉害,主动把新工具拿起来的那个人更厉害。

    ——姚金刚

  • 人从历史可记载开始就是一直在跟自己发明创造的工具在共同协同、共同发展,共同进化。

    ——姚金刚

  • 我们应该问自己的:我们有没有对数字化工具的信仰?定力、坚持、信心。

    ——姚金刚

  • 信息时代,大部分人仍然是不具备有效获取信息的这种能力。

    ——姚金刚

  • 这一轮技术的本质是把我们人类所有的知识进行的进行提炼,变成了机器的知识进行沉淀,为什么会很神奇?因为他把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智慧都学会了,没有一个人具备这样的能力。

    ——姚金刚

  • 如果没有对旧事物进行大量练习,你不太可能发现新事物。

    ——费曼

  • “要想多学,就必须能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做到这一点的唯一方法,就是努力学习你最感兴趣的东西。

    没有人有足够动力,长期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如果你不喜欢某个领域,就不可能不断投入时间钻研,也就不可能做到精通。

    ——费曼

    费曼就是在告诉我们,如果可以选择,一定要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否则你不仅很可能失败,也许还会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