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观念篇
关于金钱
金钱的本质,是对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大众都想获得的稀缺的资源的控制力。AI (人工智能) 将不断重新定义稀缺资源,所以不要光盯着传统意义上的金钱的定义,要不断设身处地地体验和想象 AI 创造的新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下什么是“长期的强稀缺的资源”,这样可以提前从容布局,有更多时间睡觉休息。这个问题会有应当不只一个答案。应当还会浮现出一两个新的古怪的东西,不在传统的思维模型之内。
(AI中的稀缺资源还看不懂,但是移动互联网中最稀缺的就是苹果,今天事后诸葛亮看的到)
财富的本质是能量和信息的效率。只要别人的能量和信息技术的效率超过你,你的东西很快就一钱不值。
财富的积累,不在于你局部的事情做得有多好,而在于:你做的东西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
如果(大概率)不是,那么世界上最好的系统上的资产,你是否有参与进去,让自己也分一杯羹?
财富的迁移往往是看不见的,突然的跃迁。随时准备抛弃过去,跃迁到能量和信息效率更高的系统上。
(对应了张津剑播客中最近说的频率)
关于赚钱
赚钱的本质是为了让自己增加选择权;但让自己增加选择权的事情不一定都赚钱,甚至需要一定的投入。如果增加选择权和赚钱,两件事发生冲突,选择权永远优于赚钱。
警惕那些以各种利益的诱惑,悄悄剥夺你的选择权的人和事。
投机时用杠杆,就是悄悄地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据说巴菲特曾说过,“如果你聪明,你就不需要用杠杆;如果你傻,那就更不能用杠杆了”。(和naval说的杠杆不是一回事)
(有一个人借钱买巴菲特股票,微策略借钱买大饼,凡是注意上下文,当然真不是少数人没这个胆。)
正确的观察角度和衡量标准应当是这样的:
你是否可以健康地生活更多年,因此可以接触到更多潜在的指数增长机会?你如何能够选择周边的环境和信息输入渠道,改进自己的日常习惯,这样可以了解和接触到更多的潜在指数增长机会?
根据你现在收集的所有最新信息,有没有比你现在做的事情,确定性更大潜力更大的指数增长机会? 如果有,为什么你现在还不能切换过去?
(AI、crypto,在切换,但是切换成什么?我还不知道,但是随便先找什么事情干起来?)
任何无法指数增长的事业,很容易成为时间和精力的泥潭,有机会一定要立刻逃离。
指数增长的神奇,在于常会出现几个月的财富增长超过以前几十年全部积累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在新兴产业涌现时,屡次发生。重要的课题是理解底层机制,区分伪增长和真正的指数增长,区分有很大潜力的指数增长和昙花一现的泡沫。真正理解机制后,人就不急了。如果你急着要发财,实际上还是没弄懂。
(的确,就如同行业决定天花板,入场时期决定天花板)
如果资本效率提高一千倍,资本家就没那么重要了。未来属于智本家。
按小时付报酬”这种理念是蒸汽机出来工业革命普及,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找工作之后才有的。在此之前大部分人都是在农庄里,太阳升起后干农活到天黑,不会有按小时打工的概念。同理,现在很多关于资本市场的框架和概念,也会因新技术革命和新的信息基础设施涌现,而迅速过时。
按年,按月付利息,信用评级等等都是一些陈旧的概念,实际资本利用效率极低。
(资本利用效率的提升,将由智能合约规范,智能机器人执行)
不累,自由
理想状态是,你生活工作中选择做的所有事,既有四两拨千斤的机械增益,又有进退自如的自锁功能。做一件事,可以选择休息离开一阵子,事情的进度不会因此受影响甚至倒退,什么时候休息好了可以回来精神抖擞地继续工作。
如果你做的事,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事情,必须你亲自不断事必躬亲地,费力地维护,那这就不是一个理想的事业。
英文有个词,叫做 narrative,中文有翻译为“叙事”, 也有翻译为“三观”,可以理解为对事情的一种描述和思维框架。 同一件事,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可能会有完全不同, 但又可自洽的 narrative。
当人们入戏太深,沉浸于形式无法自拔时,往往忘记了赚钱原来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当形势变化,技术进步引领新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时,固化在大脑里的许多观念和narrative,除非有意识地下大决心改正,是很难被自行抹去的。
(每天都要过滤,给自己消毒、抗毒,是不是好的东西编码进自己脑子里了)
关于健康
运动和读书/思考,必须天天有,保持基本强度和时长,不进则退。
定量完成目标
感觉锻炼身体一定要做正确的运动,比如太极,游泳。
要对自己严格一点。这种严格要定量化。比如站桩一定要累计一天超过二十分钟,游泳一定要游多少来回,等等。没有人监督的时候很难自觉地定量化,但是如果不达到运动量,就完全没有效果。
生活工作投资也是,很多细节,如果稍微定量化一下,然后强迫自己坚持完成,实际上都不是特别高的要求,但是积累一段时间,自己可能都会被结果惊讶。
(还是今年,确实实践了之后深有体会,我本来就是一个缺少目标感的人,做事凭直觉,不会量化。其实上半年我才发现对我长期缺失这种自觉后,人会将自己的资源、能量消散。循序渐进设置目标,可以看到成果,增加自信。不要相信人的自觉性。)
关于积累
积累出奇迹。
积累的质量也要看市场本身的增速。在萎缩的市场,再怎么积累也没用。在高速增长的市场,即使很粗犷地积累,效果也惊人。
积累出奇迹的过程中,你会非常精确地知道自己微观的优势具体在哪个点上,因此自信会不断加强。
军事领域有句名言,“业余爱好者讨论策略,专业人士讨论后勤”。 商业领域可以类似地说,“业余爱好者讨论策略,专业人士讨论积累”。”
大量的积累最终还是需要长期自发的兴趣驱动,而不是苦行僧式地压榨自己。
(没什么可说的,大脑突触的建立,也不是一下子就建立的)
关于时间
最重要的一个冗余是时间冗余,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而把在不愿意做的事情上耗费的时间尽量压缩到接近于零。
时间冗余的第一个杀手是:浪费时间去辩论,或试图说服认知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时间冗余的第二个杀手,是没有把自己经常要做的一些事情自动化,然后发现自己忘了,又要耗费时间精力再人工干预。
时间冗余的第三个杀手,是没有注重于可以不断多次重复使用,积累的行为;而耗费大量精力在低价值,无法重复利用的行动上”
时间冗余的第四个杀手,是没有勇气和意愿隔断各种低效甚至有伤害性的社交应酬,让一些蠢人随便地接近你的空间,或者允许一些群体的错误风气潜移默化地干扰你的独立思考。
时间冗余的第五个杀手,是没有注意“节制饮食 - 适度运动 - 充足睡眠”。随着年龄增长,各种肩酸背痛,视力下降,神经衰弱,高血糖血脂,心血管等毛病不断加剧,恶性循环,脾气也越发暴戾,迅速滑向老年痴呆,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废人。
时间冗余的第六个杀手,是本来可以花 N 个小时把一个事情做得差不多足够好就收手了,硬是要花 3N,4N 甚至更多倍的时间,仅仅把效益再提高百分之几而已,甚至画蛇添足,多余的努力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美国95%的共同基金十年的长期回报无法跑赢标普500指数,剩下5%的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一般也就比指数多不到1%而已。
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角度,是把有时间压力的活动,尽量压缩到日常的10%以下。这样可以保持比较长久的内在动力
(目前日常考古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运动、猫狗、绿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读最优秀的人的文字是我喜欢的做的事情,让自己健康和好的心态,改变自己的习惯,接触指数的增长事业。这几个时间杀手,都是每周检查的手册啊)
关于读书
冥思苦想一些问题,尤其是战略问题,如果觉得没有进展的话,最好的方法是多读书,这相当于自然而然地引入一些新的外在的变量,然后发现想不通的问题有可能在别的地方联通。更好的办法是读一会书,再去打打太极拳,一打拳,大脑一放松,不再专注某个狭隘的角度,很多清奇的想法就冒出来了。
大部分时间在做执行和重复度比较高的工作的人,没机会接触新人新思想,没时间去向外探索,因此很难获得这种愉悦感,这对身心健康有很大害处。
切换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说先去寻找更有趣,有动力的事去做,以后还可以再回来。很多人爱鼓吹渲染一种悲情壮烈死磕的学习工作精神,并以此互相激励忽悠,这是极为愚蠢的,迟早要把自己给磕死的。这就好似爬山时,坚持要垂直向上攀登,而没有意识到螺旋式慢慢上升,才是普遍现象。再说人的耐心是有限的,生活没有乐趣,天天那么悲壮地死磕有啥意思?
据传马云老师说过这句话,“登上山顶的人看到的景色都是一样的,只有在山腰上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
直到过去十五年, 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子书,网络视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普及,普通人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以读书为例,我的 Kindle 上现在有接近一千本电子书,每年购买 200-300 本。普通的纸质书,一个大书架装个两百本就很多了。以前电子书不普及的时候,一年买四五十本就很多了。所以这是五倍的提高。
电子书可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打开手机或者 iPad,电脑就可以看, 可以看书的时间比纸质书至少增加三倍。我可以三秒钟内在书内搜索某个关键词。根本不需要传统纸书的索引。而且索引很多时候是不全的。这个提高是五到十倍。
我可以查找别人在书上划的重点,自己划的重点。而纸质书根本看不到别人划的重点。
(效率的跃迁,但同时我也发现必须记当时的所思所考,这样才有作用,现在没有,也许以后有。给大脑不断添加随机变量。)
意识到进一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有效方向,是把每年购书数量加码,提高到一年五百本以上,争取这五百本的选择可以覆盖最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多样化的书籍。这其实也就是平均每天不到两本。
与其花时间努力研究如何捏柿子,不如满虚拟世界跑,系统地,大规模地,源源不断地获得软柿子来捏。而读书的过程中,一方面会潜移默化地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丰富捏柿子的技巧;另一方面会增加自己知道的软柿子的选择。如果一个柿子捏了几分钟捏不动,不要犹豫,换一本书,去找下个软柿子。
(越来越有信心,最小阻力化进攻。目前对我而言,五百本确实太多了,太随机了,可执行差。)
反思过去各种挫折的时候,意识到挫折的本质实际上不是努力不够,人不够聪明,而是信息不足。信息不足的时候,人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短板在于信息不足!信息不足,选择就很少。选择少,意味着费牛劲试图解决一个完全错误的问题,很长时间没啥进步,内心痛苦而愤怒。但以过去的物质条件,实际上很难突破这种信息不足的困境。而现在一切都变了,信息是海量的廉价的。就等着有心人去开拓。
没有通过读书读史建立的全局视角和跨越长时间的视角,凭个人经验总结的原因和方法论会有大问题。很多跨越十几年,二十几年或更长的历史经验教训,只能从书里面找到。尤其是那些短期局部,看上特别有道理有诱惑性欺骗性,但长期全局,可能造成重大的甚至毁灭性损失的陷阱。这种教训,如果要靠亲自吃亏去学来,那代价是无法承受的。
反之,有些短期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最终厚积薄发的现象和机会,为什么自己抓不住,这里面有哪些反直觉的逻辑,要看很多书,很多历史案例,多角度,长时间跨度审视,才能抓住本质。而这些道理要靠自己亲身体验,花几十年折腾去悟道,很困难,很缓慢。
(有些道理读出来,也无法编码到自己脑子里,还得自己经历。并不是所有的案例,你可以避免,它就换了一个衣服,你可能就认不出,你信不信)
内卷化的世界,会把各种约束和习惯当成理所当然,而只有在引入外界变量和增量发生巨大改变后,才会意识到当初的习惯和思维,何等低级可笑。对内挖掘潜力是有限的,向外建立新连接引入增量是无限的,甚至指数增长的。
人的焦虑,本质是是来自低维度的认知,以为某些障碍自己一定必须要努力跨过去,然后心急火燎。而多读大量跨学科的书籍,可以不断低成本地发现新的维度,让自己轻松绕过一些单维度上的障碍。这个过程没有上限。
现在读一些书的动机,主要并不是为迅速获得特定的技巧,而是在寻找某个领域事物运作的真实底层机制,是否和别的我熟悉的领域的机制有相通之处。 一旦拨开迷雾,找到这种相通之处,会有一种强烈的愉悦感,自信心又上了一个台阶。如果还找不到这种相通之处,那可以说,我并没有完全理解其真实机制。
低手和高手的区别,在于后者的长期持续的改进迭代。而低手可能有各种低水平的陋习,形成习惯后很难改,甚至根本不知道,或者有点模糊的感觉,但没有条件和意志力去进入一个迅速迭代改正的良性循环。
(没有循序渐进的正反馈,就没有长期主义,网友kk说的)
把你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告诉 ChatGPT,寻求它的反馈,并让它给你推荐相关的书籍。你的这些想法,大概率在前人的一些经验里可以找到类似的,甚至水平更高的总结。ChatGPT 就成了这方面的一个得力助手。
读了这些书以后,涌现出了更多新的想法,再说给 ChatGPT,然后获得更多反馈,不断迭代。
这个技巧的好处是,你永远不会陷入思维的死胡同里出不来。总是可以从新的资料中获得新的启发,然后产生新的想法。整个过程一直有趣,而且因为有一定针对性,效率更高。
不同角度的细颗粒的历史知识,会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历史、行业和哲学的高度,给予自己宽得多的视野。本质上这就是像人工智能一样,用大数据来培训大脑,但是因为数据的多样性,时间跨度,地区跨度,和行业跨度非常丰富,所以面对当代各种新的现象,更能及早洞穿问题本质, 而从容应对。
读很多历史书籍的一个好处是,可以看到各种历史人物事前“猪一样”的各种误判。而当你看到这种误判非常有规律地在现实世界大量重复发生时,会有一种让人非常兴奋的快感。
多读历史获得长期记忆。
很多事情的本质逻辑,必须把十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轴上各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再加上同时期系统内各个主要玩家的互动关系的纪录,全部都放到桌子上,然后才有可能真正理解里面的核心机制。
不夸张的说,不真正理解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历史渊源,运作机制和规律的人,不管读了多少书,都是文盲。
部分准备金制度,至少在西方,决定了必然有信贷扩张,信贷扩张时必定有各个机构想不断钻空子加大杠杆率的诱惑,杠杆率到极致提不上去后必定会有信贷萎缩,信贷萎缩连锁反应之后必定会有央行印钞来反制信贷萎缩,然后周而复始。
部分准备金制度导致信贷扩张,这个时期如果别人加杠杆获利,而你不加,很长时间内就会看上去很蠢而压力很大。如果扛不住压力也跟进的话,信贷萎缩时一笔烂账,大家一块下地狱。
读世界历史是“见世面”和洞察本质的最便宜最快的方法。
大量阅读世界历史,就是软件2.0的自我培训方法;不读历史只看局部的现实的数据去试图用单一的叙事方式(好比人为设计的算法)理解世界,即使精度再高,也可能陷入软件1.0的无解的死循环里面不能自拔。
如果你抱怨媒体充斥着噪音和假消息,本质还是历史读得太少。 设身处地去读各种人物传记历史,就会意识到噪音,假消息和媒体业的歇斯底里,实际是常态。
关于写作
六大好处和一大坏处
前提:
写作一定不能被他人限定议题或者时间,不能太在意读者的点击率。要凭着自己的兴趣写,不断探索“邻近可能性” (adjacent possible) ,这样才能有创意,才能有持续的动力,才能有高质量的东西。被他人命题为了完成 KPI 赶出来的东西,过程痛苦无趣,出来的文字也多为令人反胃的矫揉造作的怪物。
1️⃣ 强迫关注第一手信息,自我教育
为了写文章你要强迫自己去收集大量原始信息和数据,在获得新的数据之后,你会发现你以前的错误观点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可以把写文章看成一个自我教育,更加准确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过程。这也是为什么越到后面我就越懒得搭理有偏见的人,因为他们缺少太多第一手原始信息,没有办法去理论。
2️⃣复盘自己
写文章可以方便自己更好地复盘。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容易变得模糊,如果有文章留下,就可以更清晰地回顾当时的思路,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纠正。否则人们可能会误以为自己一贯正确,然后继续重复一些低级的错误。
3️⃣意想不到的读者反馈
写文章公开发表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读者反馈,给自己多角度的,更全面的视野,这是闭门自嗨做不到的。但是很多人有个恐惧心理,怕公开发表文字会出丑或者被喷子攻击。这实际是非常不理性的。喷子可以直接拉黑,但自己有缺点如果遮遮掩掩,那么永远无法提高。
4️⃣深度思考在笔下
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是无法凭直觉想当然地搞清楚的。写出来,不断写,从不同角度写,写着写着自己就会终于弄通的。真正的深度思考,没有文字的记录表达,根本无法完成。
5️⃣积累和引用
可以不断长期积累,而且这些积累可以不断反复引用。这种滚雪球的积累效应是惊人的。财富的积累可能因为不可抗因素而迅速缩水,但高质量文字的留存则无法被毁灭。若干年后看看很久前文字中的预测一一实现,恨不得从肩膀上伸出一只手拍拍自己说,“老王,真有你!”
(我愿称之为数字花园的耕耘)
6️⃣ 1对N的高质量社交
这是一种 1 对 N 的社交,而 N 可以不断增加无上限。长期看其传播效率和有效性远远大于任何其它社交方式。更重要的是,因为 N 可以非常大,所以你可以非常挑剔,只选择和那一小部分对你有兴趣的读者沟通,而不必浪费时间和不理解你的人去鸡同鸭讲。
7️⃣费时间
方法
让读书产生好处的最简单办法是,一旦有灵感和想法之后,马上写出来,公开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即使不成熟也没关系。写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度思考的一个步骤,外人的有价值评论可帮你不断推敲,或给你带来新的线索,积累多了自然会出深刻的洞见。一个人孤立封闭的傻读写笔记,很难迅速提高思考深度。
(前提也是有技巧,可不是自己当喷子才对,在于有理有据)
关于人缘
真正的奢侈品,是找到一个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能够在一些你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上,点拨出几个你原来不懂,而且自己也很难琢磨出来的关键逻辑,让你终于茅塞顿开,而且极大增加了和世界互动的信心和勇气。
可惜这种奢侈品没有公开的,打包的,一条龙服务的市场。只能靠自己不断去摸索体验,集思广益,慢慢摸索积累出来。
关于几个不要
在认知和现实之间套利,永远是最轻松的。但前提是,自己的认知来源于多个角度和层面的原始数据,而不是周边(很可能比你更无知的)人的观点。
只有长时间的多样化的各种微小的积累,才会有答案,并不存在标准答案。
人性的嫉妒可以黑暗到想象不到的邪恶。远离这些人。多亲近那些鼓励你,愿意和你合作共赢的人。
不要让没经过甄别和付出相当代价的人进入你的生活,如果你的长辈教育你要有什么狗屁“情商,要学会能够和任何人周旋,那只是因为他们想当然的,把他们没有选择的有限生活经验,试图推而广之而已。
孤独是个很复杂的心理现象: 一个原因似乎是,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由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要和周围很多人虚情假意的虚与委蛇,那么即使外表看似热闹,实际上内心深处颇为孤独。另外,要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爱抱怨和负面情绪多的,Cynical (愤世嫉俗) 的人。
孤独是一种情绪,其主要特点是,因为觉得和外界缺乏有亲密感的连接,而产生的痛感”。 很多人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凑合着和自己并不真正同频的人厮混,之后感觉更无聊和孤独。 换个角度看,如果你完全没有“孤独感”,就有风险被一群狐朋狗友带偏,在重大抉择上严重缺乏判断力。
阿斗之所以称其为阿斗,是因为他在市场竞争中不存在任何结构性的优势。仅仅因为阿斗的价格便宜了,而没有理解价格便宜是因为其劣势更加恶化了,是巨大的认知失调。
人际交往的和谐,本质要基于等价交换。很多烦恼,来自于交往双方,对于价值的不同评估,都觉得自己付出很多,而没有得到对等回报。
避免这种烦恼的唯一方法,就是和外界交往时,避免单方面输出价值太多,不管是金钱还是情绪,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 否则总有一方会觉得自己亏了,而心生怨念。 耐不住寂寞去和价值观不匹配的人厮混,就会在情绪价值上欠账,而最终产生更多烦恼。就像在牛市时手痒跟风垃圾股,最终必被反噬而造成更大损失。
不要打扰别人心中的故事
1/ 每个人会根据只言片语的局部信息,自行脑补其它内容,来符合自己心中的故事 (narrative)。而很多脑补的内容,和真相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5/ Nassim Taleb 在黑天鹅一书中(原书第68页)指出,“叙事模型”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压缩的方式,因为信息的获得,存储,处理和提取都是昂贵耗时的,但讲故事让大脑把信息压缩后可以大大方便记忆和传播。这似乎是“简单而荒谬的叙事模型”经久不衰的最根本的原因。
7/ 仅仅因为大众是错误的,就以为凭一己之力,大声疾呼,就可以扭转这种错误共识,是完全不现实和简单化的,无异于唐吉柯德大战风车。因为你不可能强迫他人改变大脑神经网络存储和处理信息固化后的模式。
8/ 更重要的是,存在什么契机,简单明确地证伪大众的错误认识。
9/ 需要有个大概的时间表,这种契机带动形成正确认识的大众人数,是否可以越滚越大,何时突破临界点。
举了两个例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15年提出,1919年5月得到首次实验验证,这是第一个临界点。2007年一月推出到2008年9月,累积全球销量是六百万,2008年第四季度,一个季度就接近七百万,这是第一个转折点,到2010年,iphone的4%的市场份额吃掉50%的利润,已经没有什么好质疑的了。
(给我的启示是,OpenAI月活跃用户已经1亿了,Tesla的FSD的行驶路程超过10亿英里,也已经没有什么好质疑的了。web3给我的启示呢?比特币ETF已经通过了,已经没有什么质疑的了。)
为什么大多数商务社交活动是”彩票型机会主义 “商务社交活动,意指一大堆彼此陌生的专业人士,在一起聚会/聊天/交流,寻求发展各类关系。很多人对这类活动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以为可以认识什么人,帮忙找到工作,拉到新的生意或者投资,等等。但是这种交流方式,效率其实非常低下。
线下活动,大部分观众并不是对你的特定的内容感兴趣。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和你所能提供的技能经验,匹配度非常低。但是你一篇文章,通过微博推特, 视频节目,很容易有成千上万的受众, 而且多年以后,一直有人看。比如我现在做的这些视频,一周以后观看的人有八九百,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受众多了,新的传播渠道多了,累积观看收听的人迟早突破十万,百万,千万。这是线下活动所根本达不到的效果。在这个巨大的受众之中,找到和你匹配能够产生有价值合作关系的人,哪怕几率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就够了。
成功的人和非常成功的人的区别是,非常成功的人几乎对所有的事情都说不——巴菲特
对低水平事物的无原则接纳,就是对高水平事物的辜负。
现代企业和教育的文化氛围,有一种鼓励人们无所不学,学得越多就越好,而且不加选择地全面攀比的心态。要对这种盲动心态说不。
在教育上,这种思维被许多家长用到了极端,给中学生巨大精神压力。硅谷腹地的斯坦福大学旁边的一所著名高中,2009年至今,已经超过十名高中生自杀。
说不,绝不是意味着固步自封,不听取不同意见。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学习新鲜事物,所以才有能力和耐心,把自己的选择限制在最好的事物上。
(还个是最难的,克服人走捷径的贪念,因为学习最好的人和事物是最难的,最花时间的)
要保持高度的战略独立性。可以看看外面别人在做什么,但绝不丧失主见,影响自己的长期部署。
关于人际交流
如果别人不来找你,TA对你没有兴趣,不要一厢情愿,自作多情。
理解了自己的阴暗面,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别人的阴暗面(此话来自荣格)。
寒暄效率太低,本质是传统社会建立信任的一个手段,但给装叉犯很大的钻空子的漏洞。智能合约直接交易未来会慢慢成为主流。
一,说话慢一点,不要因为着急表达而语无论次,或者只图自己痛快,对不相干的人过多暴露不必要的信息。如果没想清楚,就沉默。这是人年轻时容易犯的通病,需要慢慢磨练。沉默的力量,很多时候,远大于你的想象。
(这点我还要下功夫,最大的毛病)
二,交流时,聆听比说更重要。如果你觉得和某人的交流很愉快,多半是因为他是一个很好的听众,能够不断引导你,让你直抒胸臆。但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大部分谈话是大家互相自说自话,不断粗暴打断对方,不断想把话题引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边,看上去很热闹其实大家都不舒服。
三,人际关系长期维护需要等价交换。你可以主动先付出一点,但如果对方反应冷淡,就需要减弱或终止投入。成长过程中,会发现以前的熟人朋友,话不投机,渐行渐远,这完全正常,不必遗憾。要不断提高你的朋友圈质量,不要让未今筛选未付代价的不相干的人过于接近,否则常常会有吃了只苍蝇的不适感。
(提高质量这件事,不要让未经筛选的人接近你的生活,是一句良言,因为人的注意力生命有限)
四,有一种人际交往的高手,可以从安静的聆听中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用让人舒服的方式,不声不响的帮对方解决实际的问题。这类人很容易在社交网络中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回应,进一步扩大其社交网络和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花言巧语的能力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和各种难言之隐。给对方提供真实的价值。新手的错误,是没有认真去聆听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想简单粗暴,一厢情愿地用自己臆想的方式来讨好对方,往往弄巧成拙,让大家都不舒服。
五,不要因为主观想迅速达到某个目的,而让对方有压迫感。说话的语气和用词,要避免让对方产生压迫感。压迫感只会让对方产生逃避的情绪,适得其反。强扭的瓜不甜。属于你的,不需要压迫感也会得到。不属于你的,即使靠压迫感暂时抓住了,往往后面又脱离,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
为什么你要学会聆听别人的倾诉:哈佛大学研究者 Diana Tamir 和 Jason Mitchell 2012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对外披露关于自己的信息,自带奖励”。结论是倾诉自己的故事带来的快感,底层脑神经机制和食物与性带来的快感是一样的。
当人们谈论自己的时候,大脑的中脑边缘通路 (mesolimbic dopamine system) 异常活跃。这个区域也是控制大脑在获得食物,性或者金钱时产生满足感的地方。伶牙俐齿,但口惠而实不至的人,长期看,会更招人反感。对方表面上不抱怨,但心里一本账都很清楚。
(这点有意思,倾诉的时候,其实对方有快感的)
关于阈值与过滤
外界各种信息太多,应当设置一个阈值,低于阈值的东西完全不予理会。比如研究一个新公司,如果流动市值低于十亿美元的,可以不予理会,因为这里面噪音和假信息可能太多,无法精确评估。突破十亿美元并能持续增长的项目,才值得花一点时间调研。
各种狐朋狗友,一面之交的社会关系太多,激活函数就是自己内心设置一个简单可以度量的客观标准,低于此标准的社会关系都可以基本忽略,免得无谓的消耗。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阅历的丰富,激活函数的阈值也会不断悄悄地动态调整。太容易被噪音而激活并白白消耗大量资源,是大部分人的神经网络的缺陷。
激活函数的主要作用,是以尽量少的计算资源,来试图接近模拟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以获得尽量大的回报。不这样做,自己的竞争力会迅速落后,被各种垃圾信息 (spam) 拖垮。“
(不断追随最好的人和事物,设置阈值意味着不随意浪费自己的注意力)
关于改变环境
试图扭转一个人的观点和决策,很大程度是徒劳的,远不如改变他的环境有效。
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和决策,很大程度上早已在几年前被他接触的信息质量,所处的环境,所建立的思维模型,行动上投入的各种沉没成本,权衡利弊使用的价值标准给锁定。而且如果他只是计较反思短期的得失,而不检讨更长期的大环境和生态上的选择,那就永远无法真正吸取教训。
人的选择非常依赖于他在各个生态环境内所能驾驭的力量:积累的连接越多,技能越多,选择也越多,自然大概率可以做出较优的决策。否则会对未知的环境存在畏难和习得性无助的情绪,有好的选择也抓不住。
(生命本身因为环境,才有了减熵,把自己当作方法,打造自己的环境)
关于一厢情愿
世间很多悲喜剧和黑色幽默,都来自我们执着地一厢情愿地理解世界,或者换句话说,固执地要让世界接受自己错误的思维模型,固执地拒绝改变自己而希望世界为自己改变。一厢情愿在人际交往,谈恋爱,国际政治,投资,销售,等等各个领域屡见不鲜。
改变自己的一厢情愿,是最困难的,也是最容易的。困难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恋情节,觉得自己特殊,觉得世界要应该去适应他/她,而且很多一厢情愿的理念非常有诱惑性,或者让人觉得有美感,或者迎合了人的一些底层的情绪,尽管它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自我欺骗。
容易是因为意识到,一旦放弃一厢情愿,以高度的现实主义不断调整对世界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路会越走越宽,越来越容易。
一厢情愿的例子之一,是以为我们对别人好,别人就一定会回馈。但客观现实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标杆,是未来你对他有什么好处。无原则地释放善意,是自身资源的巨大错配。
如果因为别人不帮你,对别人进行忘恩负义的道德指控,是无效无益的。让自己未来始终有用有价值,才是正解。
(另一点理解,如果因为别人不理你,对别人产生讨厌情绪,也是无效无益的。让自己的世界始终有吸引力,才是正解)
这里引用美国一位作家 Robert Greene 的著作 “The 48 law of power”,直译是“权力的四十八个法则”, 里面第十三条法则是, “当你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要从对方的自身利益出发来引导,而不是乞求他们的仁慈或者感激”。”
(但是时时刻刻出于这种考虑,也挺累心的。无原则地释放善意,是自身资源的巨大的错配,这是对的,不设置阈值,也是一样)
不仅要让自己有用有价值,而且要让很多人都知道认可自己有用。只要你有用,只要很多人知道你有用,就不愁在未来找到各种各样源源不断的合作者。同时其他一些不相干的旁观者在思考是否和你建立合作的关系中,也会因为这个因素,会对你有更多尊重。 从这个角度看,那些甘于默默无闻,从不利用社交媒体来宣传自己的人,白白丧失了发展自己事业的一个重要工具。
大道至简的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后端复杂,但对外的 API 简单。但一些无知的懒汉,偷换概念,想不劳而获,自己后端简单,没什么货,也妄想前端的 API 能简单。